和尚道士都吃素,憑什麼和尚大腹便便,道士就要骨瘦如柴?

和尚道士都吃素,憑什麼和尚大腹便便,道士就要骨瘦如柴?

各位觀眾小夥伴們大家好,相信各位觀眾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在我們傳統觀念當中,和尚都是一副大腹便便的樣子,和尚不論在電影作品中的形象還是電視劇當中的形象,那些得道高僧一般都是讓人感覺十分的慵懶,佛繫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可以說造成了我們對現如今和尚的看法。

和尚道士都吃素,憑什麼和尚大腹便便,道士就要骨瘦如柴?

而相比較和尚,我們本土的道士就不如和尚了,具體是怎麼不如的呢?道士比和尚不如主要是差在了體型,和尚的體型讓人看起來十分的溫和,因為和尚大部分讓人感覺胖胖的,很慈祥的樣子,道士的形象則是非常的精瘦,十分的幹練,多數道士在發起狠來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凶神惡煞,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差別的呢?

和尚道士都吃素,憑什麼和尚大腹便便,道士就要骨瘦如柴?

追根溯源,大家都知道,佛教並不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而是外來宗教,在西漢時期傳入中國。佛教剛來中國那會,和尚形象還是骨瘦如柴,我們都知道的印度苦行僧就是最好的例證。但是佛教講究今生積德行善來世投胎輪迴,這很符合中國古代的封建統治,於是歷朝歷代就對佛教大肆推崇。

而道士怎麼中國本土的產物,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過那種被世俗之人視為清苦寂寞而實際上高標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眾,佈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盡力,同時圓滿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侶更多了一分瀟灑的氣質。從而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也是極為引人注目的角色。

和尚道士都吃素,憑什麼和尚大腹便便,道士就要骨瘦如柴?

道士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講究得道成仙、長生不死、濟世救人,說的是今生。他們的修行以精神與身體為重,除了靜坐悟道外還修習功法、外出歷練,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加之道士更為注重養生靜修,在飲食上會營養調配,有時候為了修行,時不時還要辟穀幾天,這就導致道士基本上都是些瘦人了,總體來說就是道士的觀念非常的適合我們現代人養生的傳統觀念,這也就是為什麼道士會看起來瘦一點。

和尚道士都吃素,憑什麼和尚大腹便便,道士就要骨瘦如柴?

近年來,時常爆出花和尚喝酒吃肉開豪車找女人、寺院主持是鉅貪等關於和尚的醜聞,使得胖和尚和瘦道士更加深入人心,而道士跟和尚在體型上的差異,主要是表現在日常的工作之上,不得不說現在的假和尚是越來越多了,真道士卻都快消失的無影無蹤,關於這件事情,各位觀眾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