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 糧食價格 繼續走低,沒了補貼,農民種地還能賺錢嗎?!

一旦我國取消了糧食補貼,那麼我國的農業算是徹底完蛋了!對的,就是完蛋!我說的就這麼直接!

熟悉我國農業種植現狀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對於一些特定的糧食品種來說,沒有了補貼就相當於種植收益的腰斬!以目前的大豆種植為例,如果沒有國家補貼,農民種多少畝賠多少畝!

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高層也可以,今後我國的農業購銷政策就是會以市場化購銷+農業補貼政策為主!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我國的農業補貼政策不會取消,否則就會有大麻煩。

19年 糧食價格 繼續走低,沒了補貼,農民種地還能賺錢嗎?!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而是一個顯示,任何一個種地的農民都應該知道,以現在的種植成本和糧食價格來看,種地別說是賺錢了,想不賠錢都難,這樣的話誰還會願意種地?

農業補貼至關重要,不能取消!

在筆者看來,在我國糧食價格逐漸拜託收儲制度的影響,逐步走向完全市場化掌控的過程中,農民的直接種植收益大不如前,不管是水稻,玉米還是大豆和小麥,都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給予農民適當的補貼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目前,我國實施種植補貼的農產品主要包括批發糧食作物,其中特別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的大豆和玉米種植戶發放了生產者補貼以彌補因為收儲制度改革帶來的收益下滑。

下一步,我國還將會逐步取消稻穀和小麥的收儲制度,像當年的玉米和大豆一樣,改為市場化收購以及為農民發放種植者補貼,以此來保證農民種植收益,促進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補貼直接關乎農民種植收益!

我國每年要拿出上千億的資金來對農業進行補貼,其中糧食補貼是重中之重。

據筆者瞭解,目前我國的糧食補貼涵蓋了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大豆,玉米,稻穀和小麥佔據了絕大多數的補貼份額。在我國,種植一畝小麥往往可以領取90元左右的綜合補貼,種植大豆最高可以獲得包括生產者補貼以及輪作補貼在內的350元補貼總額。

在我國正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實施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過程中,糧食市場價格下滑已經是一個必然,這所帶來改革陣痛已經讓很多農民頗為不適,而糧食補貼就好比是忍受陣痛期的一劑良藥,如果沒有它的存在,想必很多農民將無法忍受糧食價格全面下調帶來的衝擊。

降低糧價+糧食補貼是“良藥”

展望我國目前的農業種植現狀,為了提高我國糧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我國糧食消費市場的活力,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我國選擇了降低糧食市場價格+給予農民適當補貼的形式,簡單來說,就是把糧食價格上漲的部分以補貼的形式發放給農民。

不過,筆者也知道,很多農民對此頗為不滿,他們更願意把糧食補貼直接加在糧食價格上面,讓自己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

今後,我國糧食補貼將會繼續發放,大家大可放心。但與此同時,我國的糧食價格也將逐漸和市場接軌,面臨繼續走低的困擾。

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國內的小麥和稻穀價格將會繼續走低,但是補貼標準將會有所提高,大家準備好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