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還有一集,《如懿傳》終是迎來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環環相扣的大結局;

還有一集,繁華就要落幕,人心也成灰燼。

如懿心願得成,大仇已報。然而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並沒有如期而至。

每部劇的劇情發展,到了結尾,終將有一人滿足我們對於慰藉心靈的需要,或是權利、愛情、或是惡人伏誅。

甄嬛無情,所以最後贏得了所有;

魏瓔珞擅謀略,感情置後,所有她也贏了。

可是如懿有情有心,怎能贏得一個美好?悲涼的結局,誰都不是贏家。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86集的最後,如懿送了皇帝四個字:蘭因絮果。

《蘭因絮果》一幅好字,其中的意義,怕也只有如懿心裡明白,送給皇帝也只是君心難測,任其臆想了。

皇帝的解釋是:男女姻緣,初時美好,最終離散。

佛教有更深層的解讀:“因”如蘭花般美好,參透了因果,就能獲得永恆的快樂。

如懿“參透”了所經歷的一切,但那又能如何?

皇帝賦予了《蘭因絮果》不同的解釋,但那又能如何?

遙遠的第5集,早已埋下了“因”,結出了悲劇愛情的“果”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郎世寧的西方風俗解說在如懿的心裡打下了深深烙印,如懿想要的就是超於同時代的愛情,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只願得一人心,只能守一人心,為什麼男人不需這樣。

如懿心神不寧的琢磨著郎世寧的話,“心事倒像是被說中了呢”

如懿怎能知道這顆關於愛情的種子一旦埋下,將會伴隨她的一生。

於是,她帶著這份不該有的好奇去詢問皇帝的心意。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如果夫妻間的情分已盡,女子也可以自由求去。”

她希望:“一生只守護一人,不能廝守坦然分開,也是極好的”

情之一字,在如懿心裡那就是一切。

情隨風而去,其他也都是過眼雲煙了

只是如懿忘了,傾訴的對象不能是眼前的皇帝了,他不是弘曆。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皇帝端坐高梯,把玩著古董,訓斥:那是西方的風俗,在這裡你得守著三綱五常、嫡庶尊卑的道理。

這是皇帝對於夫妻之間綱常倫理的第一位。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天真之如懿反問:“道理綱常之外,天下男女的心不是相同的?”

如懿的心裡住的是青櫻和弘曆,與弘曆的種種是愛情的美好,只是眼前的人是皇帝了,他們已經是皇帝和嬪妃了,君是君,臣是臣,悲劇愛情的“因”因此而來。

如懿心裡明白,愛情的種子,不能發芽了,綱常倫理的紅線不能觸碰,對待眼前的皇帝不能無話不談了。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86集,人心即將散盡,是夜隔閡一直持續。

如懿剪斷了郎世寧為皇帝皇后畫的合體畫像,燃燒了自己穿著皇后朝服的一半,一切燃盡。

皇帝也許忘了青櫻的天真,也許忘了弘曆,在這個屋子裡,往事歷歷在目,同樣還是那些把玩的古董。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卻還有:“願只得他一人心”的天真面孔,他是否記得?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劇中反覆說的“情分”,並不僅僅指愛情,更不是痴心,而是相知相許的一份安心。

很久之前的那次不歡而散,兩人像尋常的戀人置氣一樣把各自心裡對對方的念想畫成了畫,期盼著有拼在一起的那天。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畫上,都是彼此少年時的模樣

《如懿傳》大結局,埋了86集的伏筆,蘭因絮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