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今天全國各地迎來了大面積降溫,吃貨們卻忍不住內心的激動:

又到了打火鍋的好時節啦!

涮完羊肉後我習慣最後在火鍋裡下一把粉絲,煮好後就是羊肉粉絲湯了呀。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既鮮香爽滑,又解決了主食的問題。這麼好的主意我就免費送給你,拿走不謝喲~

關於粉絲,媽媽以前叮囑過一定要認準“龍口粉絲”的標誌,所以我早就屯好了的。

可是今天我拿出一袋粉絲正準備拆的時候,卻猛地瞥見自己買回的龍口粉絲並不是龍口產的!

包裝袋上赫然印著“招遠”某公司。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難道是碰到假冒偽劣了?不應該呀,我是在正規超市買的呀。

於是問了下度娘,才發現是自己太無知了。原來龍口粉絲的原始產地,正是山東招遠。

招遠人民在1400年前已掌握了澱粉生產技術。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把澱粉稱為“粉英”。

普通粉絲生產開始於宋代。最初以地瓜為原料製作涼粉,為便於保存人們將涼粉曬乾就產生了粉幹,逐漸演變成粉絲。原料在地瓜的基礎上,逐漸加上高粱、豇豆、小豆、綠豆等。後來發現綠豆粉絲晶瑩透明,最為爽口,也最耐儲存,於是綠豆逐漸代替了其他原料。

龍口粉絲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招遠人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改進而逐步發展到瞭如今的先進工藝和優異品質。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據1933年的《膠濟鐵路沿線經濟調查》記載:

招遠粉絲品質優良,產量豐富,為全省之冠。

據1934年版的《中國實業制》記載:

“粉絲業為魯省特產……銷路甚廣。招遠所產,尤為著稱,據專業者統計,該縣農產百分之六十與粉業有關,每年輸往上海、寧波、廈門、香港、九龍、新加坡處,佔龍口粉絲出口額的百分之七十”。

招遠至今都是中國最大的龍口粉絲生產基地,總產量和出口量約佔全國的70-80%,生產工藝領先全球。2002年9月被中國農學會授予“中國粉絲之都”的稱號。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既然招遠才是龍口粉絲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那為什麼要叫“龍口”粉絲呢?

因為清代招遠粉絲生產的興旺,帶動了鄰近縣市的粉絲生產,導致煙臺市場粉絲質量雜亂,影響了招遠粉絲的聲譽。

於是1860年,招遠的幾大粉莊在香港合設“洪太”經銷店,粉絲銷售不再由煙臺外運,而改從龍口裝船運往香港,再由香港轉銷南洋、西歐等地。這些出口的粉絲在包裝上標以“龍口粉絲”的字樣,這就是龍口粉絲名稱的來歷了。

1862年,清政府在煙臺設東海關,龍口設分關,促進了龍口粉絲的外運銷售。

1914年1月,北洋政府決定開闢龍口為對外貿易商埠,至1918年建起碼頭。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1916年(民國5年)龍口港開埠後,粉絲可以從龍口港直接運往香港和東南亞各國了。這時招遠、龍口生產的粉絲,絕大多數賣給龍口的粉絲莊。招遠人還紛紛在龍口設立粉莊,大量收購出口粉絲,使龍口成為粉絲的集散地,龍口粉絲也由此逐漸享譽海內外。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順便說一下,招遠和龍口都屬於山東省煙臺市代管的縣級市。就在前幾天人民日報刊發的《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裡,這兩個縣級市雙雙躋身“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了呢。

降溫打火鍋啦!什麼?正宗“龍口粉絲”竟然不是龍口的?

大家不妨在這個表格裡找找看,說不定也有你的家鄉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