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里

本文由朱忠禮發表於2002年6月4日《江淮時報》(《黃山松》第9期、2003年1月26日《皖西日報》、《舒城文史資料》第三輯等) ,原文標題為《古城茶館》。原作者朱忠禮 (1935—)舒城縣城關鎮人。從事文秘等工作20多年,曾在《人民日報》、《安徽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新聞報道、思想評論、調查報告、散文特寫、經驗總結等約200篇。

除大包子、獅子頭等大路貨外,還有籠貨、春捲、燒賣、糯米油香等。

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裡

鍋貼餃子、水煎包子(來源:向東視線)

小時候,古城舒城有十幾家茶館,有的在街頭,有的在巷口,有的在街心繁華地段。規模有大有小,生意一般都不錯。像三民春、四五六、古瑜春(延伸閱讀: )等幾家大茶館,早市喝茶人進進出出,抹桌不幹,板凳上的人總是坐得滿滿的。這大概是當時人喜歡喝茶的緣故吧!

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裡

清早的古瑜春和附近的早點攤(來源:春秋山三口塘)

小茶館有小茶館的優勢,大多坐落在三岔和十字路口。一大清早,城郊農民上城賣蔬菜的,賣掃把鍋圈的,賣棒棰砧板的……,都爭先恐後進茶館喝茶,生怕佔不到位子,他們叫跑堂的泡上一碗茶,端上一兩碟點心,將要賣的東西擺在茶館門前,邊品嚐邊等著顧客光顧。與其說是喝茶,不如說是佔茶館門前那塊寶地賣東西。來去匆匆的鄉下人,時而也有進茶館買幾個點心的,但拿著就走,有的帶回家,有的邊走邊吃。小茶館點心品類不多,茶水也不大講究,不外乎是小粑粑、米餃子、大包子、獅子頭、大黃茶;可點心做得較大、實惠,迎合消費對象的心裡。

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裡

大茶館有大茶館的特色。幾家大茶館都坐落在正街上,一般都有三四間門面,有的還是樓上樓下,十幾張桌子,幾十條板凳,有大堂,有包廂,商家和城裡居民是常客。三民春、四五六兩家大茶館,紅白案兼營,早上賣點心,收場後即開展飯酒館業務,直到深更半夜。在相互競爭中,各茶館都不斷地改進經營方式,創出各自獨特的點心,注意提高服務質量。共同點是:點心品種多、質量好,茶好、水好,服務周到,價格合理。除大包子、獅子頭等大路貨外,還有籠貨、春捲、燒賣、糯米油香……。凡用皮的點心,原料都選用精米粉、精麵粉、精澱粉;作心子往往以肉沫、蝦仁、粉絲、香乾、蛋皮,剛上市的薺菜、韭菜,加上蔥姜雜料和調味品,絞拌或炒拌均勻為餡;包在皮子裡捏成不同形狀的點心。經過有的蒸、有的炸、有的先蒸後炸,從外表看有的白生生(籠貨),有的黃橙橙(米餃),有的金燦燦(燒賣);吃起來皮軟、焦酥,心餡油潤鮮美。茶葉一般都是春茶,水是剛燒的沸水,茶泡不久茶碗蓋一揭,就能聞到濃郁的清香。有些老茶客,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彷彿要從茶點裡品出什麼味道來。有的人邊吃邊喝邊聽人講話,想從話中聽出近時城裡城外發生的新鮮事情,回去好向別人“小廣播”。

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裡

在茶館做夥計是非常辛苦的。為了確保點心質量,大部分點心都是當天做當天銷,現燒熱賣。因此,夥計們無論是春夏秋冬,黑夜月夜,下雨下雪,家住遠近,半夜三更都得起床上班。他們在昏暗的油燈下,熟練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有的在案板上做點心,有的在茶爐邊燒開水,有的在灶上起油鍋,有的在擺佈桌凳。人和人的影子在茶館裡晃來動去,卻很少聽到講話聲音。起早行路人走在黑沉沉的大街上,偶而發現門縫裡透出微弱的光亮,那十有八九是茶館。

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裡

夥計不僅辛苦,而且要會兩門絕活。當今端茶倒水看來是最簡單的事,可那時並非容易。我親眼看過跑堂的左胳膊上擺了十幾碟點心,在桌子間隙中走來走去,但從未見過有什麼失誤。點心送完後,他又拎著嘴子很長的大銅壺給各個茶碗加水,一尺多遠就將開水點滴不潑地倒進茶碗裡,動作非常敏捷。我還不止一次呆看過白案大師傅做春捲皮,那種高超的技術,簡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先將精製麵粉放進盆子裡,兌上水攪成糊狀,然後用右手抓起,在手上抖來抖去;一口小鐵鍋卡在燃燒木炭的爐子上,鍋底烏黑髮亮,他不時在鍋底抹點香油,當冒青煙時,他忽然將手中拖著老長的稀糊向上一抖,緊接著又一把抓住,形成麵糰,向鍋底上一沾,剎那間張圓團團的春捲皮就被左手撕了下來, 前後不到一分鐘時間。有時我被稀糊快要掉下來驚叫出聲,而大師傅卻笑嘻嘻地對我說:“ 好看吧,想學嗎?”

安徽舒城:老城志|茶館?不只在老舍的話劇中,還有城關記憶裡

如今,各項事業都步人了快節奏,悠閒喝茶品茶的人很少了,茶館萎縮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規律,代替它的是星羅棋佈的炸貨攤點,更方便了群眾。然而,在我的腦海裡,古城茶館還時隱時現,我願讓它永遠留在記憶中!


  • 來源:《夕陽拾遺》、舒城縣地方誌辦公室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