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海水稻安全問題引爭議 蟑螂成高效「垃圾清道夫」

齊魯網10月15日訊 13日晚,山東衛視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美麗中國》第五期播出,長白山護林員楊海山、蟑螂養殖者李鴻怡、海水稻培育科學家萬吉麗做客節目並分享了他們的環保故事和綠色倡議。

能處理垃圾還能治病

蟑螂竟成循環經濟主力軍

綠色發聲人李鴻怡和父親李延榮用3億隻蟑螂處理廚餘垃圾的故事自週六播出後便引發熱議。江南大野花,廣州邊鋒謝俊輝等微博大V齊安利,節目子話題#3億小強治好密集恐懼症#更是登上微博熱搜話題榜。網友們看後紛紛表示“再也不對蟑螂有偏見了”“原來小強全身都是寶”“看節目還能漲知識”。

《美丽中国》:海水稻安全问题引争议 蟑螂成高效“垃圾清道夫”

但節目中李家父女大規模養殖蟑螂的可行性也遭到了青春觀察團的質疑。如何確保蟑螂不會逃跑,不會對周圍產生危害?對此,綠色發聲人李鴻怡向觀眾展示了蟑螂工廠的三道防線。第一道,工廠內部所有的縫隙都使用不鏽鋼網和水泥糊死;第二道,工廠正門安裝流動的水簾;第三道,廠房外圍環繞有魚的水道。這樣就可以確保蟑螂安全地待在它們的區域裡。

《美丽中国》:海水稻安全问题引争议 蟑螂成高效“垃圾清道夫”
《美丽中国》:海水稻安全问题引争议 蟑螂成高效“垃圾清道夫”

特邀嘉賓吳學蘭也不禁為李延榮父女這種“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 的精神點贊,稱他們所設計的餐廚垃圾處理系統正是體現了循環經濟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的核心理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也希望這種前無古人的創新精神,可以被更多人學習,真正做到“後有來者”。

長白山護林員呈年輕化趨勢

海水稻是否安全引爭議

護林員楊海山日夜堅守長白山,三十年裡他始終牢記自己作為保護者的使命。因為心疼父親,他的女兒楊戩也放棄了公務員的工作成為了一名巡護員。據楊海山介紹,如今長白山有了很多新變化。從前駐紮的帳篷變成了環保的板房,環保隊伍也發展得更加年輕化。特邀嘉賓薩蘇也提到,現在守護山林的隊伍裡,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正用自己外面所學知識守護著這片土地,這對“美麗中國”有著特殊意義。

《美丽中国》:海水稻安全问题引争议 蟑螂成高效“垃圾清道夫”

另一位“綠色發聲人”萬吉麗是袁隆平海水稻研發團隊的一名科學家,她所在的科研團隊用六年時間探索出了鹽鹼地的四維改良法並研發出了耐鹽鹼水稻,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令人更加欣喜的是,本月10日“海水稻”在多地測產成功,新疆鹽鹼地的產量高達549公斤,達到了預期的產量要求,這讓全中國15億畝鹽鹼地看到了希望。然而青春觀察團成員齊妙提出了大多數人可能會有的疑問,海水稻違背了自然生長規律是否安全?萬吉麗表示,海水稻的種子本身與其他水稻並無區別,相比而言,甚至海水稻的營養價值更高,更安全。

《美丽中国》:海水稻安全问题引争议 蟑螂成高效“垃圾清道夫”

山東衛視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美麗中國》,每週六21:20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