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學生中的「瞎忙族」還是「高效族」?

新學期已經距離我們過了一個月,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是每個學生擁有最公平的東西。但每個學生的成績為什麼卻相差那麼大呢?這種差距不僅僅取決於個人的天賦,而是取決於我們對時間的控制。注意,把忙碌當成是一種高效學習是錯誤的。今天,讓paperdd小編帶大家看一看瞎忙族和高效族的區別在哪裡吧!

1.手忙腳亂 vs 善於規劃

瞎忙族和高效族兩種學生看起來時間都安排很充實,但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瞎忙族每天好像做了很多事,為了做題忙的焦頭爛額,實際上做的都是一些無用功,一點效果都沒有。最後要做的題和作業,沒有一個能完成。相反,高效族為自己的學習有非常明確的計劃,並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鬥,他們的忙碌才是真正的充實。

2.雜亂無章vs分清主次

瞎忙族認為所有的學習任務幾乎是相同的。什麼時候做什麼都是隨機的。對手機沒有一點抵抗力,本來正在做題,手機有什麼消息,立馬拿起來看一下。最後半天過後,可能還什麼都沒做。相反,高效族能分清主次,哪個時候是學習時間,哪個時候是閒暇時間。由重到輕按順序都安排好了,一天中的黃金時間留給學習。

3.埋頭做題vs抬頭看路

瞎忙族看起來是很努力的,經常在寢室裡做題,有時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而高效族不僅能埋頭做題,抬頭看路也非常看重的。做題之前,先了解題目的重點是什麼,低效率和無用功是他們試圖避免的。

4.總在焦慮vs擁抱變化

瞎忙族常常處在一種無意義的焦慮狀態,總是擔心可能存在的變數,害怕作業不能完成、分數提不上來、父母喜歡唸叨。任由焦慮的情緒耗費時間與精力,實際做出的行動卻很少。高效族明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與其毫無意義的焦慮,還不如自己主動出擊。因此,他們經常利用課後時間去了解關於學習方面的知識。

5.拖拖拉拉vs快速行動

缺乏決斷力是瞎忙族的通病,寫作業拖拉。而高效族很清楚,決定成敗的關鍵就是行動,不付出行動,什麼都是白折騰。他們會用行動獲得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

好了,對比完瞎忙族和高效族,相信大家也知道自己以後要朝哪個方向而努力了吧!

以上由paperdd小編撰寫,想了解更多論文查重信息請關注搜索"paperdd"。

你是學生中的“瞎忙族”還是“高效族”?

你是學生中的"瞎忙族"還是"高效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