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上週,寶沃汽車母公司福田汽車發佈《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預掛牌轉讓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67%股權的公告》,文件中稱,北汽福田擬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預掛牌轉讓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寶沃67%股權。當然很快就進行了解釋,稱轉讓寶沃67%股權目的在於戰略轉型,繼而實現“開放乘用車、做強商用車”的目標。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不過,看看前不久寶沃發佈的公告就知道福田此舉到底為啥了——根據公告,截至2018年8月31日,北京寶沃公司借款金額為42.71億元,償還週期為股權轉讓完成之日起的3年內。

將近43億的債務,福田當初收購寶沃的時候怕是根本沒想到,這個已經死過一次的祖宗這麼能燒錢吧。

2014年,為發展乘用車,北汽福田以500萬歐元的價格從BorgwardAG手裡收購了寶沃的牌位,目的很明確,就是想借它祖上的德國基因幫助自家品牌快速打開國內乘用車市場。之後很快,寶沃宣佈復活,中文名稱發佈,並且開始以“德系血統、德系豪華車”為口號在中國市場進行強勢的品牌傳播。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寶沃選擇從當時大熱的SUV市場切入,2016年推出首款SUV車型BX7,藉著市場傳播的熱度和德國血統帶來的人氣,上市當年,僅憑BX7一個產品,寶沃的銷量就達到近3萬輛——那個時候福田恐怕認為自己從棺材裡挖了個寶,很快就能靠著它在波雲詭譎的中國乘用車市場裡有一番大作為。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SUV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2017年寶沃汽車的銷量就開始下滑。雖然寶沃以一年一款車的速度迅速推出了BX5和BX6企圖救市,但在整個市場下行的大環境裡,寶沃還是沒能逃脫虧損的命——截至今年8月31日,合併報表後的北京寶沃的虧損總額已達到16.49億元。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像汽車這種高投入長週期的產業,一個品牌起起落落落落落是常有的事。確實,連續兩年的虧損可能並不代表寶沃又離死不遠了,但想要讓它活得有自理能力,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對於乘用車技術並不怎麼過硬的福田來說,大概最初的想法就是給予寶沃資本上的支持,等它發達了再以同樣的方式反哺集團。懷著這個美好的幻想,福田先後兩次為寶沃輸血,總額超過百億。想法挺好的,但顯然福田沒料到寶沃不僅敗家還會拖後腿——今年半年數據顯示,福田整體虧損缺口很大,但如果拋開乘用車業務單看商用車的話,福田非但沒有虧損,還比往年同期有顯著提升。

這就尷尬了。

至少從財務層面看,短期內寶沃已經成為一個包袱,所以福田才會急切地轉讓67%的股份,不惜放棄對寶沃的控股權,可見甩鍋的慾望有多迫切。可是,福田想甩,有誰能接呢?

縱使汽車是一個具有長線發展潛力的產業,但甫一接手便要扛住16億的虧損和43億的債務,資本方也是要好好掂量一下的,畢竟中國經濟一直在崩潰從未有好轉,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從去年年底開始,福田就在各種找接盤俠,不少上市公司都接到過福田遞來的小紙條。據傳寶能集團就對寶沃進行過投資盡調,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後來又傳出消息說神州租車、復星國際都曾與福田方面就寶沃一事進行接洽,但當事幾方並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出。

隨著近年來汽車行業從單純的製造業向出行服務業的加速轉變,資本跨界汽車行業已然是大勢所趨,甚至成為一種潮流。而資本也從不掩飾對汽車行業的青睞:神州租車入股長江汽車,寶能收購觀致汽車股權,五糧液收購凱翼股權,華夏幸福投資新造車公司……也許對於想嚐鮮的有錢人來說,16億和43億什麼的都是小case,以此為代價名正言順地殺入汽車製造業分一杯羹才是正途。所以,福田的甩鍋計劃說不定會比預想的更加順利也未可知。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福田要甩鍋,寶沃的43億債務16億虧損誰有種接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