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少年,如何不只擁有一副好《皮囊》

昨天,一則《“95後”女學霸1年閱讀600本書》的新聞引起了不少討論,然而對於一般的95後來說,平均每天將近2本書的閱讀量的確很難實現,但這並不妨礙每一個95後去養成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

2014年,在那個反雞湯還不算政治正確的年代,一本《皮囊》將真實的世界赤裸裸的擺在了青少年的面前,豆瓣7.4的評分和2年150萬冊的銷量讓蔡崇達一躍成為在青年群體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10月10日-12日,nova潮玩社攜手DigiX讀書會舉辦“華為閱讀校園行”活動。作家蔡崇達分別向西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武漢大學的同學們面對面分享了他的閱讀心得和閱讀觀念。

而三場活動下來,蔡崇達所表達的核心不外乎兩點,而這兩點,也正是華為閱讀所不斷倡導的。

95後少年,如何不只擁有一副好《皮囊》

堅持閱讀是一件美好的事。

有個95後的小姑娘這樣說: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感覺自己好像每天都在忙,卻又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時間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耗掉了,想要找一個下午安安靜靜的讀完一本書,卻發現半年後依然找不到這樣一個安靜的下午。

閱讀,好像真的成了最沒有時間去做的事。但閱讀,卻是我們最不該放下的事。

有時候,當我們心生畏懼,彷徨不前,讀一本好書,就能讓我們擁有打拼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當我們心浮氣躁,茫然無措,讀一本好書,就能夠祛除內心的浮躁,給心靈以慰藉和滋潤。

你有快節奏生活,我有碎片化閱讀。吃飯的時候,打開華為閱讀,找一本好書,沉澱一下心靈。早晚往返在寢室和教室之間的路上,打開華為閱讀,帶上耳機,用聽書的方式讓這必經卻略顯無聊的路變得精彩紛呈。

當然,堅持的定義可以是每天,也可以是每週。也許我們某些天是真的事情多到一點就給閱讀的時間都沒有,但一定要記得,為每一週留出哪怕幾個小時,留給閱讀。

95後少年,如何不只擁有一副好《皮囊》

在閱讀中認知真實的世界。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對於95後的大學生來說,如何在青春的年華,讀到該讀的書,。

我們常說,大學四年是最無憂無慮的四年,大學生活是最美好的生活。即便身在象牙塔,閱讀也能讓我們的思維衝出象牙塔,提前去了解真實的世界。透過《皮囊》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骨感而無處安身的青年人對自己命運的深切思考。或者通過閱讀《我口袋裡的星辰如沙礫》,讓我們看到青春期的痛楚,成長中的悲哀,看到成年後與命運周旋,而這才是青春和成長最真實的樣子。

而對於大學生來講,讀什麼書還可以參照“前輩們”的經驗,蔡崇達在活動現場還分享了他個人的閱讀經驗:如果實在不知道該看什麼書,還有最後的一招,也是最管用的一招。打開華為閱讀,裡面有個青春文學頻道,在那裡面,去找評分高於4.5星的書來看吧,那些全都是95後應該看的精品好書。

95後少年,如何不只擁有一副好《皮囊》

在未來舉辦的DigiX讀書會活動中,華為將攜手更多像蔡崇達這樣的作家,將華為閱讀所倡導的良好閱讀習慣,正能量的閱讀觀念,傳遞給更多的95後,用更多精品的內容和優質的服務,為年輕人打造高品質的移動閱讀平臺,讓開卷有益變得觸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