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她們致敬|延安時期中央婦委究竟是個怎樣的機構?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作為黨中央奮鬥了十三個春秋的紅色聖地,延安曾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總後方。

追憶當年,一批批巾幗英才在這片黃土高坡上接受錘鍊、鍛鍊本領,積極投身於革命的洪流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貢獻巾幗力量,也使延安成為當年中央婦女運動的策源地。從參政議政到投入生產建設,從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到實行男女平等,一大批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婦女,從延安走向全國,在中國共產黨婦女運動史上書寫了絢麗多彩的華章,為新中國的婦女運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01

“男女並駕,如日方東”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延安時期的抗大女生隊在窯洞前歌唱革命歌曲。

“拔起茼蒿帶起根,拿起個狠心鬧革命。”

“獨立隊開拔打一個對對槍,引上妹妹參加共產黨。”

“你當兵來我宣傳,咱們一搭鬧革命多喜歡。”

……

這一首首傳唱至今的陝北民歌,是延安時期中央婦委參加“鬧紅”鬥爭、頂起“半邊天”的真實寫照。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成立,李富春擔任中央婦委書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婦女運動的新篇章。在中央婦委的指導下,1938年3月8日至11日,陝甘寧邊區婦女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延安隆重召開,選舉產生了陝甘寧邊區各界婦女聯合會(邊區婦聯),史秀雲任主任,先後組織成立了18個縣婦聯,1個直屬市婦聯,179個區婦聯,1065個鄉婦女代表會,會員達27萬人。

中央婦委號召婦女走出家門,投入抗戰建國的行列,婦女自衛軍成為保衛陝甘寧邊區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到1938年底,共發展到46712人。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邊區婦女在做抗戰動員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成千上萬的愛國女青年從五湖四海,跋山涉水,奔赴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真理。她們有來自大城市的知識分子,有封建和資本家庭的叛逆者,有渴望逃出牢籠的農家女、童養媳,大批的女性青年來到的延安,給延安的婦女運動注入新的活力。

據統計,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有13萬餘名婦女參加了民族解放運動,其中黨員婦女幹部就有7000餘名。正如毛澤東所說:“婦女解放,突起異軍,兩萬萬眾,奮發為雄。男女並駕,如日方東,以此制敵,何敵不傾。”

02

“全國婦女起來之日,

就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時”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中央婦委的同志與陝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婦女代表的合影。

婦女要參政,能參政。

婦女解放,首先是婦女的參政議政。男女共同投入火熱的抗日洪流,平等議政參政,才是真正的實現政治上、思想上的平等。

在中央婦委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各界婦女代表積極參加社會活動。1938年6月,鄧穎超任國民參政會中共方面參政員。1939年1月,高敏珍、路誌亮等29名婦女代表當選為邊區第一屆參議會參議員。1941年二次普選中,全邊區有2005名婦女代表當選為鄉級女議員,167名當選為縣級女議員,邊區女議員17人。

1940年10月2日,邵清華在安塞縣第二屆參議會上當選為縣長,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縣長。

1945年,在中共七大會議上,52名婦女代表參加了大會,創下新高。正是在這次會議上,選舉產生了當時中央委員中唯一的女性——蔡暢。

在黨中央和中央婦委的領導下,科技工作也不再是男同志的專利,許多女科技工作者也創作出舉世矚目的貢獻。邊區廣大婦女打土豪分田地、擁軍支前、救護傷員、發展生產,在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沒有受教育權”“女子無才便是德”“沒有參與任何社會事務的權利”……這些帶著封建糟粕的現象,在婦女運動期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從此,延安婦女開始變得能開會、能講話、能識字。

為了培養婦女幹部,提高婦女的文化理論水平,延安和各地舉辦了多種婦女幹部學校和婦女培訓班及冬學、夜校,使婦女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1939年7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中國女子大學(女大)開學典禮上高瞻遠矚地指出:“全國婦女起來之日,就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時。”

03

“婦女的偉大作用第一在經濟方面”

在延安時期,婦女積極參加生產運動。開荒種地、紡線織布、舉辦婦女合作社、運輸隊、服務隊、醫療隊,積極開展積極建設,真正成為“半邊天”。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1939年,毛澤東給中央婦委的覆信中說到:“婦女的偉大作用第一在經濟方面,沒有她們,生產就不能進行。”任弼時也為婦委題詞“婦女只有參加勞動,才能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獲得真正平等的地位。”

1941年後,由於國民黨的封鎖根據地處於艱苦困難時期,廣大婦女積極投身大生產運動,發揮出建設生力軍作用,使根據地成功渡過難關,迎來抗戰的最終勝利。

1942年,在紀念“三八”節社論中提出了“必須把動員婦女群眾參加生產作為當前婦女運動的中心內容。”1943年的“三八”婦女大會上表彰了大批在生產勞動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婦女同志。

1943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招待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大會上特別強調:“婦女群眾也要全部動員參加一定分量的生產。”毛澤東鼓勵、引導婦女參與到生產中去的想法得到最終落實,廣大婦女們通過參加社會生產運動樹立了極強的信心,同時也為陝甘寧邊區的經濟發展和前線的支援工作做了重要貢獻。

從此,廣大婦女投身革命生產的熱情得到很大鼓舞,越來越多的婦女開始走出家庭,走向社會。

據統計,從1939年到1945年,邊區婦女共紡紗600餘萬斤,織布46萬餘匹,可以滿足全邊區抗日軍民用布總量的1/3。

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郎打東洋。邊區數萬青壯年衛國參戰,邊區方大婦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壯麗的擁軍支前篇章。邊區婦女解放戰爭一年中共做軍鞋15萬雙,棉被1萬床,棉衣3.4萬套,碾米磨面2.4萬石,軍鞋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有力地支援了戰爭。

04

“全國婦女運動的推動機”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在楊家嶺舊址,走進延安時期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專題展覽館,一張張舊照片,一件件舊衣物,一本本舊報刊資料,記錄著延安時期婦女運動的激情歲月,成為今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為走進新時代的中國婦女提供了寶貴歷史經驗和精神力量。

中央婦委舊址的恢復工作始於2014年。延安市婦聯經過調查研究,決定於當年啟動恢復延安時期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的陳展項目工程,力求更好地宣傳延安時期婦女運動對中國革命的歷史貢獻和傑出婦女工作代表的事蹟。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展覽分八個單元,即: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婦女運動,發展壯大;參政議政,貢獻社會;文化宣傳,鼓舞人心;教育培養,婦女幹部;參加生產,繁榮經濟;婦女兒童,保障權益;巾幗英雄,參軍參戰。全面展示了中央婦委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大膽創新,蓬勃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生力軍的歷史故事。

延安時期的10年間,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央婦委組織各界婦女解放思想,參戰參政參與生產,支援前線,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婦女半邊天的作用,為民族的解放獨立、人民的自由幸福貢獻巨大的力量。

正如毛澤東所言:“延安婦女運動是全國婦女運動的推動機”。

不忘來時路,在歷史中汲取力量再出發!新時代的陽光已經照耀在煥發勃勃生機的黃土地上,廣大婦女必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牢記中央婦委的初心使命,接續奮鬥,譜寫中國婦女運動的新時代篇章。

今天向她们致敬|延安时期中央妇委究竟是个怎样的机构?

來源/女性之聲

監製:李順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