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狙擊雙11,用新消費和嚴選模式重新定義電商

丁磊狙擊雙11,用新消費和嚴選模式重新定義電商

2017雙11臨近,各電商平臺早已未雨綢繆躍躍欲試。【城宇互聯】此前分別報道點評了京東、國美等平臺籌備雙11的情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電商界的一股清流——網易嚴選。就在11月6日,網易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在“201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發表了演講,並首次提出了“新消費”和“嚴選模式”,那麼,網易嚴選將如何重新定義電商?狙擊雙11,丁磊似乎早已槍彈上膛。

新零售探討形態與場景,新消費關注消費觀和消費行為

電商行業發展至今,有關電商對零售業的影響與改變一直爭論不休。期間,也誕生了像阿里馬雲的“新零售”和京東劉強東的“智慧零售”等概念和理論。可以說無論任何理論都在圍繞著零售這一概念做文章,關注的焦點是零售行業的不同形態與場景,所站的角度偏向於商家品牌和電商平臺。

而丁磊提出的“新消費”概念,區別於“新零售”,所站角度更偏向於消費者。丁磊認為,“零售離不開人,離不開消費者這個基本核心,所有零售形式的演變都源於對用戶需求的理解,這是一切的原點。”的確,在買賣過程中,消費者和用戶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商家做的再好,最終目標還是要把商品銷售出去,取悅用戶完成交易。所以很明顯,丁磊的“新消費”把注意力放在了消費觀念的重新普及,和針對消費行為變化所作出的回應與升級,將以往買得到,變為如何讓用戶買得好、更有品質,算是為電商重塑另闢一條獨特蹊徑。

消費觀念升級,消費趨勢特點日臻明顯

其實,國人受到傳統文化理念影響多年,形成了一種有別於西方歐美獨特的消費觀念。多年前還在傳統消費時期,市場環境和商品有限,消費者多處於被動消費,商家給什麼,消費者就得接著什麼,很難有自主消費選擇權。但是隨著互聯網電商的發展,淘寶、天貓、京東、蘇寧、國美紛紛以互聯網渠道優勢聚集品牌,形成了品類導向型購物。

不過商品雖然開始豐富,但質量良莠不齊,於是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和成本都開始飆升。同時,品牌溢價的居高不下,也令消費者承擔起昂貴的價格。簡單來說,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原來一味單純的追求低價,變為開始全面考量商品追求品質。注重理性消費的同時強調自我價值的體現,在購買商品的理念上也開始摒棄繁瑣,迴歸具備生活美學的簡單時效商品,而對環保和健康的關注在當今消費形式下更為突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消費趨勢需求升級的大背景,網易開闢出電商的第三種模式——網易嚴選。

嚴選模式特點突出,行業價值和社會意義明顯

可以說,任何時候商家品牌和電商平臺制訂的銷售策略和發展模式,都應順應消費趨勢和需求。而“嚴選模式”更符合當今的消費需求和觀念,更符合新消費人群。嚴選模式的行業價值已經突顯:通過深入上游供應鏈,實現工廠直供,省去中間商賺差價,確保消費者拿到更便宜的商品;與此同時,通過強調原創和設計,追求簡約和精品,以生活美學的理念傳遞新消費觀念;除了提供最優性價比商品外,還倡導環保,對於保護環境來說大有裨益,從而最大限度滿足新消費族群的需求。用丁磊的話說就是,“最終,讓用戶花更少的錢,更少的時間,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城宇互聯】認為,丁磊最初關心豬肉價格,為了讓用戶吃上便宜的放心豬肉開始養豬,到今天網易嚴選模式的出現,都證明丁磊是個心繫消費者,站在消費者角度看問題和實幹的企業家。而網易嚴選模式的出現,也與其他電商只關心“零售”不同,站在了消者費的角度更關心消費者。嚴選模式的社會意義也開始顯現:近幾年,我國一直提倡“供給側改革”,從商品價格戰到注重質量和服務,無疑這是一種進步。如今,對於“零售側”來說,“消費側”成了與之對應的,關心“零售側”的發展沒有錯,但如果能更加關注“消費側”的消費者需求,顯然提供的商品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提供的服務更加定製化和人性化,從而更好的服務消費者並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網易電商對臺合作都有著不俗的表現。網易考拉海購閃現兩年,合作的臺灣品牌近200家,年銷售額增長率接近300%。嚴選從2016年4月上線至今,一年半內和100多家臺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訂單額超過2億元。

網易嚴選的這種創新型模式已經成為電商紅海中的行業清流,重新定義電商的同時,重塑了消費文明。而在網易嚴選獲得成功後,包括阿里啟動淘寶心選、小米上線米家有品等,甚至在電商以外的行業,也開始紛紛學習與效仿。顯然,今年的雙11,網易丁磊已經槍彈上膛準備狙擊,也希望嚴選能帶來更多優質的商品和服務,並最終實現美好願景,真正做到:好的生活,沒那麼貴。

--------------------------------------------------

城宇自媒體:入駐今日頭條等多家媒體

泛科技行業知名自媒體

報道點評互聯網、手機、智能硬件、影視互娛等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