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個字,涵蓋了金庸大師的十四部武俠小說。在這十四部武俠經典中,出現的武功名稱就有400多種。

這些武功命名也非常考究,來源廣泛,上到天文、下至地理,歷史典故、文學經典、佛道文化,而且往往包含著很多特殊的含義,暗喻著不同人物的性格、背景、派系,甚至命運。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葵花寶典


【簡介】葵花老祖曾練就葵花寶典全本,後來東方不敗只練了一小部分,便天下無敵。

【出處典故】這一武功名稱與明朝的宦官有關,據《明史》記載,明代內監的衣飾圖樣就是“葵花胸背團領衫”,所以葵花就明確指代著宦官團體。金庸虛構《葵花寶典》這一絕世神功,其實是為了影射歷史上的明宦之禍。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易筋經


【簡介】由達摩祖師所創,達摩祖師本人曾說,修習《易筋經》可修得金剛不壞之身。

【出處典故】現實中,《易筋經》是明末清初時期,由天台山的紫凝道人假託達摩祖師的名義所著,是我國一套比較成熟、完整的氣功理論作品。後來這部作品傳入少林。現在少林僧人所修習的《易筋經》,其實是一種融合性的功法。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俠客行神功


【簡介】金庸武俠中強無敵的絕世神功,每一句都是絕學級武功,無數武林高手數十年不能參透。最後被石破天所悟,成為一代不可企及的武學宗師。

【出處典故】名字來自李白的《俠客行》,每一句詩中,暗示和隱含著不同的劍法和劍招。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六脈神劍


【簡介】由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所創,乃大理段氏最高武學,用含於指尖的內力隔空激發的一門技術,古代激光槍。

【出處典故】這段武功源自中醫理論。中醫認為,人的身體主要由正經十二脈和奇經八脈構成,其中奇經八脈就包括常說的任督二脈。而正經十二脈分手六脈、足六脈,六脈神劍指的就是手六脈。


降龍十八掌


【簡介】蕭峰與虛竹聯合所創,天下第一剛猛掌法,巔峰級外功。

【出處典故】降龍十八掌的招式名稱均出自《易經》,如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一直到最後一招神龍擺尾。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九陽神功


【簡介】少林派覺遠大師說這是由達摩祖師親手書寫的經書,練成後,使用者內力與萬物融成一體,能力激增,普通拳腳也能變成大招,防禦無可匹敵,更是療傷聖典。

【出處典故】名稱出自西晉陸機所著《列仙賦》,原文為“呼翕九陽,抱一含元”。在這裡,“九陽”指的是道家所謂的“純陽”,所以被金庸在小說中借喻純陽內功。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九陰真經

【簡介】是威力極大的武學秘笈,武林至寶。這本秘笈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脫不開九陰真經內容,可謂武學百科全書。

【出處典故】《九陰真經》的出處與老子的《道德經》關係密切。其中,“九陰”二字出自三國葛玄《<道德經>序》“禍滅九陰,福生十方”。另外,小說所描寫的《九陰真經》開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是《道德經》的原版文字。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凌波微步


【簡介】“逍遙派”的獨門輕功步法,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正好行走一個大圈。

【出處典故】出自曹植名篇《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將這四個字形容為一種武功,尤其是輕功,可謂非常貼切。

玄冥神掌


【簡介】在《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的極寒武功,由百損道人所創,陰毒無比,後傳與玄冥二老鶴筆翁和鹿杖客。中此掌者,身現綠色掌印,寒毒侵體,痛苦難當,九死一生。

【出處典故】

“玄冥”在古代是神靈的名字,到了漢代用來指代陰間,到唐代以後則一般指代北方或者冬季。從金庸小說描述的場景看,很可能是雜糅了“玄冥”在歷史上的豐富含義,所以中此掌的人才會全身發冷,寒毒發作而亡。

珍藏!金庸小說中的十大武功招數,個個有來頭!

七傷拳


【簡介】

崆峒派的絕世神功,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敵人抵擋不住便會深受內傷。後來金毛獅王謝遜練得七傷拳,一舉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

【出處典故】這個拳法出自中醫理論,“七傷”本指七種身體損傷或疾病。正所謂五勞七傷,其中五勞是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而七傷則是“大飽傷脾,大怒傷肝,久溼傷腎,冷寒傷肺,憂思傷心,風雨傷形,恐懼傷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