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內陸國家,大多數人沒見過海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哈薩克斯坦語: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通稱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語:Қазақстан / Qazaqstan;俄語:Казахстан),為跨洲國家,地跨歐亞兩洲,主要位於中亞北部,在烏拉爾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領土位於歐洲[7][8]。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2,727,300平方公里,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世界第九大國[7][9]。哈薩克斯坦經濟在中亞居主導地位,佔中亞區域生產總值的60%,以石油、天然氣工業為主,另有豐富的礦產資源[10]。

世界最大內陸國家,大多數人沒見過海

哈薩克斯坦官方定位為一民主、世俗、單一制的憲政共和國,並有多樣的文化遺產。哈薩克斯坦北、西與俄羅斯、東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接壤。西北瀕臨裡海在裡海有2,964公里的海岸線。哈薩克斯坦地形包括平原、乾草原、北方針葉林、峽谷、山丘、三角洲、山部及荒漠,2014估計哈薩克斯坦有1,800萬人口[11],但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大,為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僅6人。首都為阿斯塔納,在1997年前則以該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為首都。

哈薩克斯坦領土歷史上為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有所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斯坦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斯坦草原(英語:Kazakh steppe),至19世紀中葉,哈薩克斯坦名義上已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隨著1917年俄國革命及其後的俄國內戰,哈薩克斯坦領土曾變更過數次,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36年成立,為蘇聯的一部分。

1991年蘇聯解體時,哈薩克斯坦為最後一個宣佈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現任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自當時起持續擔任領導人。哈薩克斯坦致力於發展其經濟,尤其是石化工業[10]。

哈薩克斯坦國內有131個種族,包括哈薩克斯坦族(佔66%人口)、俄羅斯人、烏孜別克族、烏克蘭族、德意志人、韃靼人及維吾爾族[3]。伊斯蘭教信仰者佔總人口的70%,而基督教佔26%[12] 哈薩克斯坦官方允許宗教自由(英語:Freedom of religion in Kazakhstan),但反對政府的宗教領袖則會被逮捕[13]。哈薩克語為官方語言,俄語在行政及機關上則有同等的官方語言地位[7][14]。

獨立後成為獨聯體成員國,2009年起為突厥議會成員國,2001年6月15日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哈薩克斯坦為中亞最大經濟體,發展也較為良好,基於原油出口量及油價上漲,哈薩克斯坦於2013年之前維持平均8%的經濟成長率,但2014年、2015年面臨增長趨緩[45] ,哈薩克斯坦為第一個還清國際貨幣組織債務的前蘇聯共和國,較預期提前了7年還清[46]。

隨著世界石油價格上漲,哈薩克斯坦於2000年至2007年間經濟成長率介於8.9%至13.5%間,2008年、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機降至1~3%,2010年經濟成長率再次提高[47] ,其他主要出口品包括小麥,紡織品和牲畜,哈薩克斯坦為鈾礦主要出口國[48][49]。

哈薩克斯坦2014年經濟成長率為4.6%,[50],經濟成長趨緩系因油價下跌及烏克蘭危機影響[51],哈薩克斯坦貨幣於2014年因而貶值了19%[52],2015年8月再貶值了22%[53]。

哈薩克斯坦財政狀況穩定,政府持續進行保守的財政政策,藉由控制預算支出、累積石油出口資金,全球經濟危機迫使哈薩克斯坦增加公共借貸以支撐經濟,公債於2013年為13.4%,而2008年僅8.7%,2012年與2013年間,政府整體盈餘達到4.5%[54]。

哈薩克斯坦經濟以石油、天然氣、採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哈薩克斯坦獨立後實施經濟改革,分階段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近年來,政府採取了加強宏觀調控、積極引進外資、在重點發展油氣領域和採礦業的同時,實施進口替代政策,扶植民族工業,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實行自由浮動匯率等一系列措施。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37472億堅戈。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252677堅戈。

截至2002年12月、哈薩克斯坦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210億美元,主要投資國包括:美國49.2億美元、英國17.8億美元、韓國15.6億美元、意大利6億美元、中華人民共和國5.6億美元、土耳其5.1億美元、日本3.36億美元。

現時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第六大糧食出口國,和第一大面粉出口國。

哈薩克斯坦的主要工業包括冶金、煤炭、石油、機械等。哈薩克斯坦有豐富的無機礦物及化石燃料資源,發展石油、天然氣及礦產精煉佔400億美元外國投資的大部分,此類產業佔全國工業出口額的57%(約為國內生產總額的13%)[55]。哈薩克斯坦的鈾、鉻、鉛及鋅礦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錳礦藏量居世界第三位;銅礦藏量居世界第五位;煤、鐵及金 (消歧義)礦藏量位居世界前十,哈薩克斯坦亦有鑽石出口,石油、天然氣勘探儲量居第11位,對於該國經濟發展相當重要[56]。目前哈全國已探明總的石油儲量為100億噸,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8萬億立方米,錳4億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