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如果組成一支足球隊,最佳11人陣容都有誰?

據百家號歷史客棧創意腦洞。前幾天在看皇馬跟巴薩的國家德比時,客棧突然腦洞大開:如果開國將帥也組成一支足球隊,首發的11人陣容都會有誰?陣型選用442模式。

首先來看看前鋒。

前鋒的作用是攻城拔寨,要求速度極快,勇猛無畏,這跟衝鋒陷陣的將軍們倒很有相似之處。

在開國將帥中,適合當前鋒的非常多,比如許世友、韓先楚、秦基偉、王近山、王必成、鍾偉、陶勇等等,個個都是霸氣十足的鐵血名將,但要從中挑選兩個最佳人選,恐怕非這兩位莫屬了——許世友、韓先楚。

提起許世友,自然是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論勇猛,他排第二,無人敢居第一。

而韓先楚,更被譽為“旋風司令”,當年在東北大地上橫掃千軍如卷席,讓陳誠心驚膽戰。連許世友都說,自己最佩服的就是韓先楚。

因此,讓這兩位猛將在前面衝鋒陷陣,絕對所向披靡。

再來看看中場。

在現代足球中,前腰被譽為球隊的大腦,負責梳理整個中前場,自然需要極高的球商。在開國將帥中,能擔任“大腦”的,當首推劉伯承元帥。

劉帥以“智將”著稱,在我軍的軍事理論創新中,如果說毛主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那麼劉伯承就是世所公認的第二。連蔣介石都說:“論戰術之奇,劉伯承數中國軍界一絕。”

有這樣的“智將”坐鎮前腰,自然無往而不利。

後腰的作用是攔截,也是球隊中第一道最重要的防線,需要球員兼具韌性與霸氣。在開國將帥中,能當此重任的,以彭老總為最佳人選。

解放戰爭中,劉伯承、粟裕、林彪分別指揮二野、三野、四野逐鹿天下,而負責保衛中央的,就是彭老總的一野,足見其防守之重。

至於中場的兩翼齊飛,自然非我軍中最負盛名的雙子星莫屬——林彪、粟裕。

在解放戰爭時期,林彪、粟裕就是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尤其擅長大兵團作戰,縱橫馳騁,無人可攖其鋒。如果林彪、粟裕擔任中場兩翼,無疑將會把左右兩條通道變成通天大道。

然後是後防線。

在防守中,兩名中衛自然是最重要的參與者,如果中衛被對方突破,將會造成自家球門大空,後果不堪設想。

在開國將帥中,就有兩位這樣的角色,一位是大將羅瑞卿,另一位是上將李克農。

羅瑞卿,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部長,毛主席曾說:“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

李克農,我軍最優秀的特工之王,剛建國後,毛主席要去蘇聯訪問,護送毛主席出國的,就是李克農與羅瑞卿兩大高手。

至於兩位邊後衛,客棧選擇的是楊至成與洪學智兩位上將。

之所以選擇這兩位上將,是因為他們都是我軍最優秀的後勤高手,既負責給前方輸送彈藥,也負責保護後方,與邊後衛很有相似之處。

楊至成,曾長期擔任紅一方面軍後勤部長、中央軍委後勤部長,是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最信任的嫡系後勤部長,在我軍的後勤工作史上創下過無數次“第一”。

洪學智,則是彭老總親點的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司令,當時,美軍13個後勤人員服務一個前線士兵,而中國志願軍一個後勤人員要服務6個前線士兵,困難可想而知,但洪學智卻最大限度地彌補了這個差距。抗美援朝結束後,彭老總說,洪麻子功勞是最大的。

最後是門將。

毫無疑問,門將就是最後的終結者,自然需要最強的防守能力。在我軍將帥中,防守第一高手,當屬宋時輪。

在淮海戰役中,宋時輪指揮第10縱隊阻擊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面對敵軍的飛機大炮,宋時輪硬是堅守十個晝夜,巋然不動。從此,“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稱號名揚天下。

這就是開國將帥中的最佳陣容——

前鋒:許世友、韓先楚

中場:劉伯承、彭德懷、林彪、粟裕

後防:羅瑞卿、李克農、楊至成、洪學智

門將:宋時輪

至於主教練,自然非我們偉大的毛主席莫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