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他是物理學中的力學專家,是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他喜歡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科學界人才。他第一個在中國的大學課堂裡開設力學專業,他編撰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為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航天工程和軍事工業,打下了不朽的理論知識基礎。他身高1米49,卻是跨欄高手。他以中國傳統文體450字的賦、歷史滿分,考入清華;寫的科學論文卻讓愛因斯坦茅塞頓開。他在掌握無數專業知識,力學、坦克電池、輸入法……都很精通。他是中國版的達芬奇。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書香門第的意思就是從小可以學習到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春秋》、《左轉》等等。他開始在家鄉讀小學,小學著火了。開始外地上學,連年戰亂,經常停學逃難。長到了16歲的時候,父親又英年早逝了。能夠好好上學的時間,不足5年。他的四叔,國學大師錢穆開始帶著這個可憐的娃去蘇州求學,才開始接觸數理化。

讀到這裡,你已經知道了他叔叔是錢穆,所以他也姓錢。身高不高,名叫錢偉長。名字嘛,都是帶著寄託的,希望能夠生的“偉長”。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19歲的時候,也就是1931年,為了能考上好的大學,雞蛋不鞥放在一個籃子裡,他同時報考了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武漢大學和浙江大學5所名校。他考清華的戰績輝煌,考出了英語0分、物理5分,化學和數學共計20分的成績。但是人家被破格錄取了,因為語文考試的題目是陳寅格出的,題目為《夢遊清華園記》,錢偉長45分鐘就寫出了一篇450字的賦。詩詞歌賦,尤賦最難。閱卷老師看這首賦無可挑剔,語文得滿分。歷史題目《二十四史》滿分。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零分考清華的不止他一個,所以他成了“清華歷史上首位身高不達標的學生”。清華當時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培養,體育是四年校園生活的必修課。那時的學習好,首先包括體育成績好。錢偉長體育成績好到被選入清華越野長跑隊。1933年,錢偉長用1.49米的身高跨欄1.06米,成績13秒4獲得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跨欄季軍。

可以尖叫了有木有,很有勇氣、很有自信。生命在於運動,同時還是清華大學校足球隊主力的他,身高長到了1.66米,長高了20cm已經非常不容了。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進入清華的錢偉長一開始讀的是歷史系,九一八事變爆發,他決定立志報國學習物理,他要去造飛機大炮,免受別國欺負。他急匆匆去物理系主任辦公室門口排隊去了。為什麼要排隊呢?因為大家都要去造飛機大炮報銷祖國,據說清華五分之一的學生都來了。但是物理系對新生,只有十個名額。

排了很久的隊,終於見到了物理系主任吳有訓,錢偉長激動的說:“目前我們祖國迫切需要的是科學技術、是飛機大炮!所以我要學物理。我的數理化成績雖然不好,但我有決心趕上去,這一點請先生放心。

吳有訓很欣慰,被他的真誠感動了,看了一下他的成績,然後拒絕了他。物理考5分,造出來的飛機大炮,是搞敵人呢還是在搞自己啊。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但是錢偉長同學沒有知難而退,他可不是個凡人,不久後就找到了攻略秘籍!“我這物理是一塌糊塗,5分考的。有人告訴我,說你跟那個系主任泡。”是的,辦法就是:

“泡”系主任。

怎麼泡的呢?吳有訓每天8點鐘上課,他6點就到辦公室門口等著他;一見面,就大喊:“我要進物理系”!吳有訓去辦公,他就跟著去。這樣,整整跑了一個禮拜,吳有訓被纏到連辦公都沒法兒辦。死纏爛打+軟磨硬泡,這招實在厲害,一般人也幹不出來。最終,他成功“泡”到了系主任!

吳有訓說:“這樣,你那麼堅決,可以。你先在物理系學習一年,普通化學、普通物理、高等數學這三門課,

期末的時候,你要能考70分,就先讓你試讀。”

錢偉長答應了條件。高一走了神,高二跟不上,高三隻能打瞌睡、聽天書了。物理、化學、數學,錢偉長從來沒弄懂過。那只有從頭開始補習,清華園裡,六點起床,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6小時。這時,還有一個學生起的比他還早,名字叫做華羅庚,也是早期學數學的。只不過,華羅庚學數學是因為數學太好,二錢學數學則是因為數學太差。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經過刻苦努力,錢偉長各門功課都達到了良好的水平,物理的戰鬥力更是從5的渣渣到學校的物理學霸。如同白磷遇到空氣,錢偉長的人生開始猛烈的燃燒起來。

1940年,作為中英庚款會的公費留學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僅僅用了50天,就完成了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表於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的60歲祝壽文集內,被一起收錄的還有愛因斯坦的論文。愛因斯坦看了他的論文後,感嘆: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此舉一下奠定了錢偉長在美國科學界的地位。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1942年在美國發表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奇異攝動的理論,被國際上公認該領域的奠基人。

後來,他又參加了人造衛星的規劃和研製工作。被馮·卡門評價說:“世界上最聰明的是匈牙利人(因為他本人是匈牙利人),第二聰明的是中國人。”

二戰時期,提出:只要在倫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擊中的假象,以此矇蔽德軍,使之仍按原射程組織攻擊,倫敦城內就可避免遭受導彈的傷害。英國接受了這一建議,倫敦城因而倖免於難。

丘吉爾的回憶錄中,特別記錄了此事,並大讚:美國青年真厲害。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年輕人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青年錢偉長。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中國抗戰勝利,錢偉長放棄在美國八萬美元的年薪,毅然回國,為躲避美國阻撓,只帶了簡單行李與幾本書以思念家人為藉口回到了中國。

當初說要為祖國造飛機大炮的少年,並沒有因優越的生活而忘記初心。

錢偉長在清華大學機械系當教授。一般教授一個禮拜只上6節課,而他一個禮拜上17節課。為了餬口,他不得不在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做兼職,每天疲於奔命。

在相當艱苦的條件下,他還創立了中國大學裡的第一個力學專業,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1954年,錢偉長和他的學生合著的科學專著《彈性圓薄板大撓度問題》出版,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運用,

系統攝動法處理了非線性方程。

“錢偉長法”被力學界公認為是最經典、最接近實際而又最簡單的解法。在第二年,這一成果獲得了國家科學獎。也因為他的不懈努力,加速了我國“兩彈一星”的成功。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1957年1月,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主張教授治校、理工合校、培養通才。這在今天是常識,但在當時,它會犯錯。於是他被打成了右派,被定為極右分子,撤銷一切行政職務,降為三級教授。 而他子女也受他牽連,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從此,他陷入了長達20多年的低谷。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科研理想開始悄悄研發“高能電池”,這種電池給坦克裝上能使它發動2000次。被打成右派後的8年間,

他為各方提供諮詢解決技術難題100多件。推導了12000多個三角級數求和公式。

1968年,這位56歲的科學家,又被分配到北京首都特鋼廠做了一名爐前工,爐前工的工作是很苦的,工作用的鐵棒是52公斤,一般人拿不起來。但是,他可是搞力學的!錢偉長利用力學的原理,做了一個支架,把鐵棒一頭放在支架上,另一頭抬起來捅火爐,這樣做,瞬間省了26公斤。長見識了,人們才深刻認識到什麼是: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1977至1990年,從事環殼理論、廣義變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處理、薄極大撓度、管板、斷裂力學、加筋殼、穿甲力學、三角級數求和等方面的研究。

1982年,“廣義變分原理的研究”(1979年完成)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他的一生橫跨無數專業,他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36歲學力學,44歲學俄語,58歲學電池知識。64歲時,他還涉足了計算機領域,於1985年提出了,宏觀字形編碼(俗稱錢碼)輸入法,對電腦中文輸入的開發有重大貢獻。1983年,70歲高齡的他,以年輕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

錢偉長自己評價自己說:“我這個人是搞什麼學什麼,

我有這個能力。”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到了晚年,他仍然每天上午8點半就開始工作。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已經是垂暮之年的老人,哪來這般旺盛的熱情和精力?

有人問他長壽的秘訣是什麼,他說:“我沒有休閒生活,不抽菸、不喝酒、不鍛鍊、不胡思亂想,所以我身體健康。工作就是我強身健體的秘訣,腦筋用得越多身體越好。我睡眠時間不長,但睡眠效率很高。工作其實就是最好的休息。”

很多人相信人有靈魂,去往往過著毫無靈魂的生活。大多時候,我們只是在用肉體生活,而靈魂被永久的閒置了。錢偉長擁有一個自由的靈魂。無論境遇,寵辱不驚。終於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是身體上的矮子,確實精神上的巨人。真誠與熱愛,是永不放棄的品質。

最愛科學家:那個物理考5分的物理學大家,他的故事讀來讓人很爽

現代的我們狂熱的愛上影視明星,想來,我們愛上的只是影視作品中的那個人物。崇拜的也絕對不是會“演戲”,我們崇拜的是武俠劇中的俠之大者,是瓊瑤劇中的為愛現身,是宮鬥劇中的堅韌強大,很少是這個明星本身。這也是一部劇火一批明星的原因。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錢偉長表示不服!錢偉長的一生比傳奇更傳奇,雖然經歷挫折,人生一樣有苦難相伴。但是,這位有毅力的天才,給我們的感覺他這一生還是那麼順風順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人生就這麼很爽的入最高的學府,讀最難的專業,為家為國,做最大的貢獻。

他,才是我們兒童、青年、老人最該學習崇拜的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