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在全球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全球直接投資增長受到很大影響。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的《世界投資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下降23%,2018年全球直接投資將出現回升,增速最高可達10%。美國特朗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激化的貿易摩擦成為影響全球投資的不穩定因素。如何評價中國當前對外投資的規模與增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政策如何發力,才能保持對外投資平穩健康發展等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8月29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舉辦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發佈會”。報告認為,中國“走出去”戰略與管理體系不斷調整,對外直接投資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應根據新形勢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對外直接投資戰略。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與質量全面提升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速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近10年,我國對外投資年均增長27.2%,躋身對外投資大國行列。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246.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位;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4820.2億美元,位居世界第8位。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資本的全球影響力正愈來愈強。在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背景下,2018年1-7月,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6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與2018年全球直接投資預計最高增長10%相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了高增長。

(二)當前對外投資規模遠超發達國家同期水平。

與美、英、德、日等發達國家歷史同期相比,當前我國對外投資流量與存量均遙遙領先。2016年,中國人均GDP為8123.18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人均GDP8000美元時期的9.28倍、2.41倍、9.45倍、19.26倍,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是同水平時期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的11.16倍、1.86倍、13.49倍、24.38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佔GDP的比重為1.61%,雖然低於同期英國的2.26%,但明顯高於美國0.63%、德國0.53%、日本0.28%的水平。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三)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國別佈局更加均衡。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從無到有,經歷了孕育、探索、穩步推進和理性調整四個階段。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入理性調整階段之後,對外直接投資結構日益優化,由資源獲取型向構建全球價值鏈和技術引導型轉變,逐步形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並重的空間佈局。根據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測算,截止到2018年1月底,中國境外投資備案企業(機構)共有27497家,企業數前十位的國家(地區)為香港、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德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其中香港、美國分別達到8000家和4000家,佔中國境外投資企業總數的47.85%。對外直接投資國別佈局更加均衡,對外直接投資沒有出現過度倚重單一市場的問題。

(四)中國對外投資產業分佈更加理性。

2015年開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步入理性調整階段,雖然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是在全球中的份額升至10.14%,投資結構、質量效益不斷優化。2018年1-7月,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佔比分別為32.5%、15.8%、11%和9.6%。在風險較高的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沒有新增的對外投資項目。

二、中國需要進一步完善對外直接投資戰略

(一)對外直接投資戰略逐步演進。

“走出去”作為中國對外投資國家戰略始於本世紀初,2000年10月,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五”計劃《建議》中,首次提出實施“走出去”戰略,這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的重要里程碑。2001年,“走出去”戰略寫入“十五”規劃,標誌著中國正式啟動“走出去”戰略。“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十七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了“走出去”的戰略地位。“十八大”確立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自主創新,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走出去”和“引進來”更好地結合,促進內外開放,加快參與、培育、引領全球經濟合作新優勢。“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開放力度,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實行高水平的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在“走出去”戰略的指導下,我國對外投資管理政策逐步完善。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簡化管理程序,有效降低對外直接投資的制度成本;二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減輕對外直接投資的稅收負擔;三是搭建對外投資平臺,提升產業積聚能力;四是加強金融支持,提升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的融資能力;五是積極簽署多雙邊協定,為中國對外投資提供便利與保障。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二)當前需要更加明確的對外直接投資戰略。

近20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已經從資本淨流入國成為淨輸出國,對外直接投資繼續位居世界前列。對外投資從資源尋求型轉向資源、技術、市場全面尋求型。投資領域從商貿服務擴展到一般製造、高端製造、新興產業等多重領域,投資形式也出現多元化發展。以前對外直接投資存在的資金短缺、市場依賴集中、非公企業弱小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同時也出現了資金外流、產業轉移、國內成本上升、就業壓力大等新問題,需要根據新的國內外形勢變化,進一步完善對外投資戰略。

“十九大”報告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並將新時代的對外開放框架概括為:繼續深度參與和塑造全球經濟版圖,打造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和引領國際治理體系改革;穩步推進對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在國內外經濟新形勢下,需要重新審視中國對外投資戰略,在新時代對外開放框架下構建對外直接投資戰略頂層設計,賦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更清晰的新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