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豆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物,從漢代就有了,可惜那時候豆腐並未成為烹飪主流,人們還沒摸索出烹調它的最佳方法。到了唐代鑑真和尚把豆腐帶入日本,也只是被小部分人所知,後來日本僧人日連上人的書信中出現suridofu一詞,側面印證了豆腐的存在。到了宋代之後,豆腐傳入朝鮮等國,並且已經有了獨立的食譜。1782年,大阪曾谷川本出版了一部名為《豆腐百珍》的食譜,書中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


“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大阪曾谷川本《豆腐百珍》


與傳統意義上的豆腐不同,雲南的石屏豆腐有著不一樣的“倔強”,摔不爛、打不碎,吃起來很外脆內勁。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石屏的豆腐用古井酸水點制而成,而非用石膏或鹽滷。石屏製作豆腐已有400多年,奇特之處在於使用當地天然井水作凝固劑。石屏的井水多是酸水,營養豐富而不含任何有害物質,雖然不適合直接飲用,但做起豆腐卻是再適合不過。令人叫絕的是,這種“酸水”離開石屏無論如何也點制不出豆腐,也許這就是上天賜予石屏人最獨特的寶藏。


“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雲南的“酸水”井©️網絡

作為雲南的特色菜,石屏豆腐老少皆宜,其營養價值也不可小覷,它不光含有蛋白質、氨基酸。食用後還有分解過量動物脂肪、解毒益肝、養顏等功效。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葉子奇的《草目子》、羅頎的《物原》等中醫書籍均有記載。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赤眼、消渴、休痢等症,並解硫磺、燒酒之毒。所以說,常有胃火的朋友可以適當進行食療。深諳雲南菜之道的七彩雲南大酒樓,在石屏豆腐的製作上不僅選用了最合適的醬汁,讓石屏豆腐的香氣純正自然的呈現在食客面前,也可以在點菜時為你推薦更多搭配~


“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七彩雲南大酒樓“香煎石屏豆腐”


“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七彩雲南大酒樓“包燒豆腐”


“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七彩雲南大酒樓“韭菜豆腐煲”


“摔不碎”的石屏豆腐

七彩雲南大酒樓“原汁燉豆腐”


深秋將至,來一道石屏豆腐消減十一長假積攢的“胃毒”,真是再好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