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古往今來,文案是最簡單的工作,也是最不簡單的工作。

點擊關注辦校參謀,為您的機構成長助力!


  • 駱賓王一首百萬+爆文《詠鵝》,成就大唐最年幼網紅,一篇《討武氏檄》,從打工秒變合夥人(雖然最終創業失敗了)。


  • 26歲的王勃參加了一個“滕王閣杯”有獎徵文比賽,他用一篇文和一首詩,讓一座樓和一座城,一頓飯還有幾個人名留千古。


  • 江南書生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熠熠生輝照耀千秋,孤篇蓋全唐。


古今中外,因一文而成名的大家不在少數,那麼,現代的一流作家們,都怎樣對待自己的文字?

海明威《永別了,武器》的結尾修改了39次,只為找到最準確的詞;

村上春樹用六個月時間完成了小說的第一稿,修改卻花了七八個月;

雷蒙德·卡佛的一篇小說初稿有40頁,修改之後只剩下20頁。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一流的作家都如此,你寫招生文案亦如是,下面青果君總結牛人觀點,整理了11條文案軍規,希望對你有一點點啟發,月薪三萬不是夢!

內容很長,慢慢看,反正青果君每次看到這樣的爆款文案,都會在心裡生出一個念頭:這怎麼寫出來的,為什麼不是我寫的?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1、不要陷入自嗨中,自己看著很感動,但用戶看了卻無動於衷。

從無感到有感,要把觀點變成事實,用數據說話,描述細節,用場景化語言替代專業術語。

比如,藍翔的招生廣告詞:清華毀一生,北大窮三代,你若來藍翔,必成高富帥,生存技巧強,理論全覆蓋,門口小吃街,人均十幾塊,學姐都女神,學妹超可愛,學長很體貼,學弟天然呆,男女九比一,搞基看心態,校友遍天下,我們等你來!。


突然感覺藍翔很強大,有木有???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藍翔”已成為一種網絡亞文化。


2、樹立用戶思維,以用戶為中心。你要明白文案的主體是學生,不是你,也不是你的學校。

人性都是自私的,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而且你還不是投資人,我們必須100%的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

所有擅長表達和溝通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比如,臺灣一家鋼琴店的廣告文案: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它不講自家鋼琴如何,而是從學琴有利於孩子身心成長的角度來闡述,抓住了為人父母的心理,迅速贏得認同,於是購買鋼琴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3、用習慣的力量創造消費,習慣的形成包括了“接收暗示——慣常行為——獲得獎賞”三個階段,並通過“渴求”來驅動這一過程,形成循環。而習慣的力量又是最根深蒂固,最難以改變,最可怕的。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第一,找出關鍵因子,去暗示,這很容易;

第二,必須強調,你可以,只要按照你的學習方法;

第三,強化收益,同時用事實證明你的效果是很顯著的。

4、確定文案目的:改變用戶態度,亦或促使用戶行動。

第一步,確定目的;

第二步,確定目標,好文案的標準是什麼?

第三步,明確想要傳達的獨特亮點,就一個,不要再多;

第四步,把獨特競爭優勢寫進用戶記憶中 ;

第五步,進行視覺化、語音化雕琢。

5、寫文案前要先明確文案策略,對以下4個問題深入思考:

你的用戶是誰?需求是否明確?有沒有可以直接形成轉化的場景?你的文案用戶可能會看多久?

6、一圖勝千文,用具有強衝擊力的圖片或詞句。

圖片的吸引力一般要優於文字,但文字與圖片的結合效果是最明顯的,圖片容易產生聯想,文字則能精準傳遞信息。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7、引發讀者共鳴,三個要點:你替我說出了我的痛點,你替我說出了我的優秀,你替我說出了他們都很傻。

就像去年很火的一首歌《像我這樣的人》所唱的: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里浮沉!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比如4級英語考試的廣告:4級已經考了7次,但我堅決不放棄治療。

比如PPT培訓的文案:年終總結都做不好,還提什麼加薪。


8、人人也都在被營銷,但被銘記的永遠是——故事。

喜歡故事,是人類的天性,人們用故事化的思維來處理外界信息,向自己交付確定性。所以說我們需要講一個適合營銷的、能賺錢的故事。

有一個基礎公式,就是“衝突顛覆生活”

比如:我和我的夫人坐在火車上,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打劫了。


比如,這則落款為“衡水中學招生辦”的故事,在2015年被網友當作“

史上最浪漫的招生廣告”爭相在網上轉發。有網友甚至表示,“這廣告逆天了,差點哭出來”。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PS:衡水中學官微曾委婉闢謠,“感謝您對衡水中學的關注!段子很精彩,轉學有難度,跨市需謹慎,政策是依據。溫馨提示:衡水中學並無招生辦這一機構。

當然啦,最後落款改一改,什麼學校都能拿去做招生廣告。

9、用文字在用戶心裡畫畫

有三個思路:第一、多用動詞、名詞,少用形容詞;第二、抓細節;第三、使用比喻。

比如: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揹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10、福利可能才是最後一根稻草,用一元課,通過對比,立馬引起了受眾的注意。

比如老羅英語當時的一則廣告:人民幣一元能買什麼?1條黃瓜、1個雞蛋、1個包子、1瓶礦泉水。


11、標題決定打開率,內容決定留存率

一個好的標題應該能做到這四件事:吸引注意、篩選受眾、傳達完整的信息、引導讀者閱讀內文

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曾經說,大約80%的讀者只看標題不看內容。


我們在擬定標題的時候,也要緊緊圍繞這四個點,用最精煉的語言傳達出最準確的信息。

這可能是創作招生文案的底層邏輯,請收下!




我知道你聽了那麼多道理,依然做不好招生文案。其實文案沒有什麼特別,就是一個說服消費者的購買理由,如此而已。

青果君一直認為,學習不是喝口雞湯,教育也不是一段文案,每個認真學習的同學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學不可以已,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而且從來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