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不限量套餐」下架了,真的還遠嗎?

假“不限量套餐”下架了,真的还远吗?

假“不限量套餐”下架了,真的還遠嗎?

近日,三大運營商集體下架“不限量套餐”,取而代之的是“暢享套餐”等產品。運營商為何叫停“不限量套餐”?“不限量套餐”真的不限量嗎?請看經濟日報記者為您一一解答。

假“不限量套餐”下架了,真的還遠嗎?“不限量套餐”真的不限量嗎?

我國第一款不限量電信套餐出現在2017年1月份,起初價格比較昂貴,但“不限量”仍吸引了大量用戶。隨後,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各種“不限量套餐”,價格不斷下降,用戶迅速增加。


假“不限量套餐”下架了,真的還遠嗎?

但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不限量套餐”實際上並非真正不限量。三大運營商的“不限量套餐”都存在限速要求,有的是在20GB後限速,有的是在40GB後限速,有的在超過一定流量後甚至會被直接關閉當月的上網服務。




“不限量套餐”為何被集體叫停?

今年6月份,深圳市消保委發文稱,運營商“不限量套餐”隱藏限制性條款,屬於典型的“誤導性遺漏”。同月,工信部也約談了三大運營商,要求企業必須規範宣傳行為。


8月份,湖南工商局宣佈,接到部分用戶投訴,運營商的“不限量套餐”廣告存在嚴重消費誤導行為,並正式責令三大運營商停止發佈相關違法廣告。


同時,工信部8月份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電信資費營銷行為的通知》,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宣傳推廣資費方案時,應當全面、準確、通俗易懂,宣傳內容應與其資費公示方案保持一致。近期,多地通信主管部門已經明確下發文件,要求三大運營商必須儘快整改“不限量套餐”相關問題。


在重重壓力下,三大運營商集體取消了“不限量套餐”,並作出相應整改。



未來會否出現真正的“不限量套餐”?

從全球來看,是否推出“不限量套餐”已經成為移動市場活躍度的一項標誌。近年來,全球主流電信市場經歷了從3G向4G網絡升級,網絡容量大幅提升,數據消費需求迅速上漲。因此,在2017年年初,美國四大運營商先後重啟“不限量套餐”,德國、北歐、印度等地也於今年紛紛推出“不限量套餐”。


在上一輪“不限量套餐”推廣過程中,美國多家運營商都遭遇了流量激增導致的網絡擁塞甚至癱瘓,也對用戶有限速要求。但今年以來,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不斷調整測試新的“不限量套餐”,不再侷限於單個用戶的單個套餐不限量,而是強調融合和捆綁,希望藉此突破收入天花板,帶動全業務增長。


在網絡容量持續提升、寬帶條件進一步優化的情況下,未來有望出現真正的“不限量套餐”。但對我國電信運營商來說,當前更重要的是在下架“不限量套餐”後,杜絕忽悠套路,真正設計出適合消費者的電信套餐產品。

假“不限量套餐”下架了,真的还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