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戰狼分紅大曝光,票房分帳如何算?

2017年有一部超級火爆的電影,那就是《戰狼2》。這部電影在放映時和放映後掀起了一場席捲全網的討論熱潮,我相信大家應該還是記憶猶新,最近聽說吳京的《戰狼2》又要開始復映了,小編內心唯一的想法就是,這部電影又要刷新中國的票房紀錄了!

吳京戰狼分紅大曝光,票房分賬如何算?

眾所周知,《戰狼2》是吳京自己投資並且導演的,精良的製作,飽含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整部劇無尿點,上映之後,最終贏得了56.79億票房的成績。

但對於電影投資人來說,最看中的還是超高的投資回報率,50億票房的成績那是相當的光鮮,很多人不免好奇,吳京收穫了50億票房,除去1.5億的製作成本,會有多少收入他個人囊中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票房分賬這點事!

吳京戰狼分紅大曝光,票房分賬如何算?

首先,電影可分賬票房是指電影下映結束後,票房對放映方,發行方,製作方的三方分成!

中國的票房可分賬原則是:

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彙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我們上面說的是可分賬電影票房,那不能分賬的那部分是什麼?

1、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收取5%:國家為了更好的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所以創建了這麼一個電影發展單位。這項資金由誰來收繳?由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收繳、使用與管理。而且,不管最終票房多少,成本多少,投資人的錢是賺是賠,這5%的票房資金是一定要繳的!當然,這5%不單純是製片行業的,也包括放映、發行行業的貢獻,以及《阿凡達》《變形金剛》等進口影片。

2、電影營業稅: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這個稅費很好理解,和我們現在繳的個人所得稅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整個電影的分賬票房,先要扣除電影基金收取的5%,在扣除電影營業稅的3.3%,剩下的91.7%被認為是可分賬票房。

在去除上述金額後的票房後的淨票房,要由製片方、發行方、院線方、影院四方去分。

1、影院+院線:差不多有57%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其實院線這錢也比較好賺,特別是簽約為主的院線,這塊是個穩定的收入。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具體影院佔多少比例,當然還要看發行方或者製作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如果關係夠鐵那麼少收個1-3%可能也是正常的。

吳京戰狼分紅大曝光,票房分賬如何算?

看到這有人可能會有疑惑,影院和院線是不一樣的嗎?這兩者有什麼不同的關係?

院線公司是管理影院排片的管理公司,影院目前其實是對外資開放,但院線似乎不對外資開放。全國大概有36-37條院線,不過經常有院線合併或新院線產生,院線數目不是太確定。

1、垂直直屬關係

比如萬達院線、金逸院線中絕大多數都是萬達集團自己投資的商業地產中自己的地皮項目,影院全資歸母公司所有,這種院線對影院的控制力非常強,像萬達院線旗下影院的排片,都是院線直接中央排片;

2、加盟關係:影院所有權與院線所有權不是同一家,跟上面不相同。這種影院就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不同的當地院線,比如UME影城,自己數量不多,就加盟不同的當地院線,看哪個院線給自己的條件待遇好,就加入哪個院線,而院線為了自己的業績排名,也在儘量爭取優質影院加盟自己的院線;

那麼簡單來說,影院就是單店,院線就是品牌連鎖,其實管理標準統一的院線旗下影院跟麥當勞這種品牌連鎖販售店,沒什麼區別。

2、發行方:一般來說,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髮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3、製作方:除去上面那些我們列舉的七七八八的項目費用,留給整個製作人和出品方的錢已經不多了,大概在30-40%左右。

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吳京戰狼分紅大曝光,票房分賬如何算?

那吳京的戰狼2電影票房來舉例,按照成本1.5億來計算,那麼至少6-7億才可以回本,56億多的票房吳京以及其他的投資方大概能分到的票房在17億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