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大班語言《永別了襪子》課件PPT+音樂+教案

領域:幼兒園語言繪本

活動目標:

1、 喜歡故事,體會對朋友依戀的感情,嘗試說說自己的友情。

2、 樂意幫助尋找“襪子”,並仔細解讀畫面,提高觀察、記憶等綜合能力。

設計思路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即使無比珍惜也不得不與之分別的朋友。圖畫書《永別了,襪子》講述了一個男孩丟棄了兒時陪伴他的一隻長耳兔,又因想念它而焦急地全力尋找,最後失而復得的故事。故事瀰漫著恍惚和憂思的情感,很特別卻又很熟悉,令讀者——無論是成人還是小孩,都在感同身受中或遺憾或欣喜地投入故事。

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遇見新的朋友、新的玩具,可這並不意味著舊的可以丟棄。因此,我把這本書介紹給孩子們,期望他們可以記住這個故事,記住故事中的感情和愛,還期望他們不要忘記美好的感情,不要忘記給予美好感情的朋友。

在一次集體學習活動中,除了傳遞書的主題,還可以給予大班孩子怎樣的學習經歷呢?我確定:以強化故事中尋找襪子的歷程,來體驗“找回”的決心;以“過目不忘”的情景遊戲,來襯托“念念不忘”的情感。同時,錘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設計時,我的策略是:第一,選擇一個孩子喜歡的、可以完成活動目標的情景——確定尋找襪子的這一段情節;第二,在這個情景中,衍生玩耍和實操——設計一個共同找襪子的遊戲。接著,我隱去了7、8、9、10四頁故事,為了在集體活動有限的時間裡重點完成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不斷地在“過目不忘”中,念想故事裡的愛,念想自己的感情。當然,“念念不忘”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珍惜。

今日推薦:大班語言《永別了襪子》課件PPT+音樂+教案

永別了襪子課件截圖

1.第1頁:在這本書裡,襪子是誰?

【設計意圖:因為襪子的名字出現在封面上,所以,這裡強化兔子的名字,是為了轉換對角色的理解,“襪子是‘我’的朋友”。】

2.第2頁:引導回憶和討論。

(1)每個孩子都有玩具陪著慢慢長大,你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的玩具是什麼嗎?

【設計意圖:通常會有一些孩子記得,也會有一些孩子不記得。活動的過程要使大多數孩子都慢慢記起來。】

(2)男孩說要把襪子扔了,你們說要扔嗎?

【設計意圖:進行到這裡,孩子們一致認為不要扔襪子,這樣的情景很適合移情。】

(3)你們不是還有忘記的嗎?所以,“我還是決定把襪子扔了”。

【設計意圖:這裡孩子會沉浸在惋惜的情緒中,悵然地繼續看書。擔憂的氣氛令孩子們在體會故事感情的同時,勾起自己的感情。這時,氣氛會變得柔和起來。教師要善於引導。】

3.第3~20頁(隱去其中7、8、9、10四頁):我對襪子“念念不忘”,讓我回到了那棵樹下。

(1)(觀察第19頁、20頁)糟了!發生什麼事了?

【設計意圖:此處,孩子會說:“樹下襪子不在了,只留下一根紅色的毛線。襪子一定是被狼吃了。他著急得大叫‘襪子’!”活動現場,我們可以聽出孩子喊叫聲中的焦急。這時,緊張而危險的故事情景,越發能激起孩子對襪子的擔憂,也為後面的活動進行心理和情感上的鋪墊。】

(2)襪子真的不見了!怎麼辦?

(幾乎沒有孩子會說:“別管了……正好扔了。”孩子們眾口一詞:“把襪子找回來!”)

三、觀察圖示、尋找“襪子”

今日推薦:大班語言《永別了襪子》課件PPT+音樂+教案

1.樹林裡的“襪子”在哪兒?

(1)男孩走在樹林裡,看見了什麼?

(2)刪除1號場地。

活動中:

幼兒:有樹林和草地。

教師:哪塊地方有襪子?

幼兒:……

教師:我只說一句話,告訴你們一個線索。你們只要記性好,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就一定能找到襪子。

教師:每塊地方里有些什麼,你們都看清了嗎?記住了嗎?“過目不忘”,就是現在這樣(隱去圖示),你還記得嗎?

教師:我說第一個線索:襪子是在樹林裡被扔的。所以,沒有樹的地方肯定沒有襪子。請問:去掉幾號場地?

幼兒:去掉1號場地。

(出現4塊圖示,回答正確的孩子立刻歡呼起來,教師點擊PPT,去掉1號場地。孩子熟悉玩法。)

(3)自由組合,形成小組。

活動中:

教師:現在我們找最好的朋友組隊玩。

在10秒鐘內組成四人一組。

教師:請再用5秒,為自己的小隊起個名字(可以用顏色表示)。

教師:四人小組一起找襪子,最後比比哪個小組得分多。

(這時,小組合作的模式已經形成。)

(4)小組合作,尋找襪子。

★刪除3號場地。

活動中:

教師:襪子身上有一根紅色的線頭。所以,有紅色東西的地方有襪子。請問:去掉幾號場地?

幼兒:紅隊覺得3號場地沒有襪子,要去掉。因為,3號場地沒有紅色的東西……

教師:(出示圖示)去掉3號場地,非常正確,可以得2分。

(孩子翻自己小組的計分牌。教師可以放一筐雪花片來計分:一片代表一分。得分的小組從筐中取相同數量的雪花片,放在自己小組面前的桌子上。)

(5)教師:在森林裡剛走幾步,男孩又看見了什麼?

活動中:

幼兒:又出現了一塊場地。

教師:對!仔細看5號場地,你們記住了嗎?看哪一小隊能“過目不忘”(隱去圖示)?

★刪除4號場地。

活動中:

教師:有4棵樹的地方沒有襪子。請問,你們要去掉幾號場地?

幼兒:(相互商量)我們紅隊要去掉……

教師:(出示圖示)記憶正確的朋友,請歡呼一下。得2分。

★刪除2號場地。

教師:(留下2、5場地)襪子就在5號場地。請你們用一句話告訴大家一個線索,已去掉2號場地。回答正確的可以得5分。

幼兒:有胡蘿蔔的場地沒有襪子、有3棵樹的場地沒有襪子……有肉骨頭的場地有襪子……

(過程中,孩子們觀察著、思考著。求勝的願望使孩子們變得積極主動、靈動自信。)

【設計意圖:值得明晰的是,孩子在樹林裡的尋找過程,不僅有對記憶力、觀察力的考驗,還有對思維力的培養——刪除1號場地的時候,指導語是“沒有樹的地方肯定沒有襪子”,思維活動是直接的;刪除3號場地的時候,指導語是“有紅色東西的地方有襪子”,思路是“先肯定有的,然後否定沒的,最後刪除”。這樣的思維方式,為刪除2號場地時的思維活動做準備。】

(6)教師小結:(承上啟下)你們的“過目不忘”幫助男孩找到了襪子。襪子就在5號場地。男孩說了聲“謝謝大班孩子”,就衝進了5號場地。


今日推薦:大班語言《永別了襪子》課件PPT+音樂+教案

永別了襪子 完整課件圖


文章來源:520幼師資源網(www.520yous.com)歡迎轉載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