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從前有座山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約36億年前,地球終於有了陸地。

但那時依然萬物混沌,陸地還在汪洋底下醞釀。直到23億年前的一天,一座小山尖蠢蠢欲動地想探出海面,於是搞了一場“嵩陽運動”。

中國境內最早的一座山,嵩山,就此橫空出世。

可是剛露崢嶸的嵩山很脆弱,一次又一次被侵蝕夷平、被大海淹沒。

它足足經歷了6次浮沉和掙扎,才終於屹立於海上,變成今天的樣子。它身上保留著太古宙、遠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個時期的底層,是地質界裡的一個“五代同堂”大家族。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崧山猴子-攝

圖片|界面匯要-攝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萬山之祖”嵩山的靈氣,許多華夏傳奇都從這裡開始。

黃帝打敗蚩尤後,登上嵩山向一個叫華蓋的高人學習天文地理發展農業;大禹就是土生土長的嵩山人,這裡就是他治水的指揮總部。

嵩山還有一座不得不提的老廟,它跨越千年、幾經浮沉,時至今天依然飽受爭議,充滿傳奇。但是,今天就只是推開厚重的木門,放下世間各種紛擾的雜音,撇開各種傳奇的色彩,走進寺內,安靜地聽一聽這座廟最初的故事。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五木燧火-攝

圖片|_小木子-攝

山裡有座廟


天竺有位僧人叫跋陀(bá tuó),他看著身邊一同修行的人都一一得道了,可自己還是證悟不了,因此有了輕生念頭。

一位得道的朋友勸導跋陀,“修道講緣,你的緣分在震旦(印度語:大中國國境),去那裡等待機緣吧。”於是他跋山涉水到了中國。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崧山猴子-攝

圖片|Katniss-攝

醉心佛學的魏孝文帝聽說跋陀是天竺來的僧人,滿心歡喜接待他,專門給他修了一個院子,供他靜修。

一次有人路過跋陀院子,看見裡頭大冒火光,急忙找人救火。一眾人到了以後發現根本不是著火,而是正在靜修唸經的跋陀身上發出了耀眼靈光。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把他的名聲越傳越大。跋陀為了逃離紛擾,每天一早就到嵩山裡修佛,到天黑才回來。

孝文帝知道了以後,就令人在嵩山少室山的一片密林裡建了一座寺院,讓跋陀繼續清修。

這座少室山密林中的寺廟就改名為“少林寺”。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晚安北京-攝

幾十年後,少林寺又迎來了一位天竺高僧,達摩。達摩得道後不知道該去哪裡傳法,他師傅跟他說,“你跟震旦有緣,去那裡傳法吧。”於是他就來了。

達摩先是拜訪了南朝梁武帝。

當時中國普遍在修“小乘佛法”,更強調自我修行解脫,有的人修佛只是為了在亂世中尋找心靈寄託,梁武帝則很在乎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一見到達摩就問他,自己修了這麼多寺廟寶塔,能積多少功德?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螞蟻-攝

圖片|左卿侯-攝

達摩來中國為的是普渡眾生,傳播“大乘佛教”。聽梁武帝這一問,心裡就清楚話不投機,於是悄悄離開,繼續北上。

梁武帝很想把達摩留在身邊繼續討教,於是派人緊追其後。達摩被追到長江邊上,正愁著怎麼渡江時,見到一位老婦,於是問她借了一根蘆葦,踩著這根蘆葦就渡過了猛江。

達摩最後來到深隱密林的少林寺,找了一處山洞落跡面壁。達摩一坐就是九年,最後他想出了一套讓中國人願意接受的佛法,也就是中國最早的禪宗。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閃啊閃-攝

圖片|maxwelL田正春-攝

禪宗不立文字,只要瞭解自己的心性,慢慢找回與生俱來的佛性,終能成正果。

達摩這一套方法讓修佛悟性的門檻變低,越來越多人慕名去找這位天竺高僧求道,這種禪修很快也變成了一種流行。

少林寺名氣開始變得越來越大,命運也變得越來越坎坷。

北周武帝有著一統中原的野心,可是許多年輕人都去了出家做和尚,沒人當兵沒人納稅,於是他下詔滅佛。少林寺遭到第一次劫難。

後來隋文帝大肆宣揚佛教,少林寺才重新興盛起來。

可是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山賊橫行。少林寺作為土地大戶,很快就被盯上了。少林功夫再強也抵抗不住接連而來的賊患,寺廟燒成灰燼,所幸靈塔被保住了,根沒斷。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攝影師任紅兵大色天下-攝

圖片|劉客白-攝

好不容易撐到了唐朝,神勇的少林十三棍僧救了唐王,幫助李世民擊潰了王世充。這奠定了少林寺在唐朝興盛的基礎。

唐宋的少林寺最興盛時,有房五千多間,僧眾千人,還有不少貴族名人慕名去遊玩。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大山先生-攝

圖片|孤膽列兵-攝


到了元朝,少林寺的僧眾更是多達兩千餘人,比唐宋多了一倍。明朝時,也許是朱元璋當過和尚的緣故,少林寺更是進入了一個鼎盛期。有8個明朝太子都先後到少林寺出家。

清軍入關時雖然幾次洗劫少林寺。但立國後少林寺曾一度興盛,乾隆去少林寺遊玩時還題了一副牌匾、寫了一首詩。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攝影師任紅兵大色天下-攝

廟裡有個老和尚


清末開始,少林寺的滅頂之災一個接一個。幸好有個老和尚,把這盞1500年的佛燈續上了。

這位老方丈叫釋行正。沒有他,今天看到的少林寺可能就是一片殘垣斷瓦。

釋行正6歲被遺棄到寺院出家,9歲時遇到土匪,雙眼被炸得幾乎失明。但他依靠過人的記憶力和心算,艱辛地維繫著少林寺的運作。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南山Nathan-攝

1928年,石三友火燒少林寺。大火燒了40天。釋行正跟僅存的幾個和尚躲在山裡,看著部隊離開了馬上下來拯救寺院。一塊泥一片瓦慢慢修修補補。

1937年,豫西遭大旱,因為田地收成不好,少林寺陷入了嚴峻的形勢。行正大師不顧視力低下,來往於崇山峻嶺之間,賣煤換糧,終於帶領僧眾度過歷史上少見的災荒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晚安北京-攝

建國後寺廟經濟困難,釋行正常常跑去北京申請援助。為了省錢他常常就爬上運建材廢料的貨車搭順風車,到了北京也不捨得住旅館,就住在澡堂裡。

這段期間行正大師讓禪宗文化和少林武術慢慢復興起來。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崧山猴子-攝

還有一群小和尚


小戲骨《紅樓夢》裡飾演賈寶玉的釋小松就是從少林寺走出來的少林小子。少林寺裡有一群像小松那樣懷著“少林夢”來到少林寺的孩子。他們來到這裡剃度,學武術同時體驗禪宗修行。

不過現實中的小沙彌並沒有電影《烏龍院》裡的小和尚那麼好當。

小松從小體弱多病,4歲的時候父親就決定將他送到少林寺習武強身。

每天5點,小松還沒把惺忪的睡眼揉開,就要跟著師兄們上早課。經書上很多字他都不認識,就算認識,也理解不了深奧的含義。他還是很樂意跟著大家一句一句念,因為心情會變得很輕鬆。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不會因為年紀小就有特殊待遇,師兄們跑多遠他就要跑多遠,練功練多久,他也要跟著練多久。有的招式沒記勞打錯了,小松也照樣要捱打。

再苦再累,哭過以後,雙手合十,他馬上收拾心情扎穩馬步。他心裡只會想著還有很多功夫沒學、還有很多道理沒懂,只能繼續刻苦修行,沒有任何捷徑。

能進少林寺已經是他人生最大的捷徑,在這裡生活得越久,他越珍惜這段緣分。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小松並不覺得少林寺生活艱苦,這裡是他童年的遊樂場。進少林寺之前他連衣服都不會自己穿,現在他已經可以一板一眼地教其他師弟師妹武術了。


少林寺的小和尚要經歷師兄們經歷過的,更要經歷師兄們沒經歷過的。一牆之隔,外面是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等著他們。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少林寺的故事還會一直被講下去。山門外,仍是那個充滿是非爭議的江湖;步入山門,是一個只有僧袍才藏得下的清淨之地。

我們怎麼來看少林這個傳說,就看我們內心裝的是什麼。一念善也可成佛。我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去到哪裡都是一片淨土。內心充滿掙扎,去到哪裡都會招惹是非。

少林寺客堂掛著一副對聯:“人世間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只希望外面的紛擾,不再越過山門,打擾少林淨土。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中國最美皇家寺廟,被燒了4次,依舊名聲赫赫,獨領風騷1500年

圖片|崧山猴子-攝

圖片|劉客白-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