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爲「園林夢」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爭做“四有好老師”的殷切希望和要求,用“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和“四個服務”統領教師成長髮展,引導教師立德樹人,大力宣傳我省新時代教師陽光美麗、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良好形象,展現教師風采,發掘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四川省教育廳決定繼續開展“四川教師風采”2018年度典型代表展評活動。

即日起,教育導報將聯合“川教之聲”陸續推出2018年四川教師風采候選人事蹟,讓我們為這些老師熱烈打call。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成都理工大學生態資源與景觀研究所所長彭培好的故事。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彭培好現任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園林繫系主任,成都理工大學生態資源與景觀研究所所長,兼任四川省地質學會農業地質專委會主任,是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先後成功申報園林和風景園林本科專業、自然地理學和地理學一級學科、農業信息化、風景園林專業碩士授權點。

他還先後主持和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項目為代表的國家、省部級項目100餘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8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13部,公開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180餘篇,多次獲得“成都市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成都理工大學優秀教師”成都理工大學“育人十佳”等榮譽稱號。

1

師生心中的“暖男”

諸多的榮譽並沒有使彭培好給人以高高在上、敬而遠之的感受,相反他那平易近人、誠信敬業、愛生如子的性格卻讓人感到無比的親近。即使週末也常常看到他在校園實習基地和學生忙碌的身影。年輕老師也樂於向他請教教學方法和技巧,交流科研工作的體會和感悟,因此在學院贏得了“暖男”的稱號。

學生心中的彭教授是這樣的:“他是我們心中的大‘暖男’,無論問什麼問題,他總是笑眯眯的,雖然有時不太聽得懂他的山東話,但是他的微笑總是讓人覺得很溫暖。”;青年教師如此評價:“不管你什麼時候,有什麼問題去找他,他從來不會拒絕,總是面帶笑容和藹地與你交流,沒有一絲教授和長者的架子,充滿濃濃的關愛。”

彭培好生活儉樸,幽默、樂觀的生活態度總是飽含著正能量,他對衣著的要求是實用、樸素,從不講究,出野外是時常用草帽遮陽。學生笑說:“我們知識淵博的彭教授,樸實無華得像個 ‘農民’”,他聽到後爽朗的笑著說:“說得不錯嘛,我本來就是個農民!工作中一輩子都跟美麗的花花草草和廣袤的大地打交道!”彭培好用他的勤奮、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染著學生,用他的博學和關愛指導、激勵著他們,在探索知識、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夢想。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2

風雨20年,採集標本近3萬餘份

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時,因科研項目出差初次來到成都的彭培好就因為四川的美麗和豐富的植物資源與自己有了一個約定:將來一定要到四川做植物學和生態學研究!

這一結緣使得他199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便就職於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研究所,從事森林和地質相關的研究工作。後因工作需要進入成都理工大學攻讀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2年初彭培好正式開始在成都理工大學任教,在國家園林專業人才匱乏的背景下,結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和學校專業發展的需要,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夢想:“園林夢”,申報並完善園林專業,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園林專業人才。

2003年,他主持申報園林專業成功,為了園林專業辦出特色,他結合學校學科優勢將大地景觀規劃及土地復墾設計等與地學相關的內容納入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積極發揮科研對教學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2009年-2012年年底,彭培好率領他的科研團隊在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了7次大規模的系統野外考察(耗時最長一次考察歷時108天),由於載重有限,和團隊人員一起吃壓縮餅乾、方便麵已算奢侈,歷經艱辛,共採集近2萬份植物標本,建立了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分類系統,並對主要植被類型進行了群系水平的詳細描述。

其間因高原反應導致身體不適,在拉薩前往珠峰的途中摔傷,造成了腰椎的壓縮性骨折,但彭培好並沒有因此停下自己的工作,堅持在病床上完成了資料的整理和分析,並形成最終的科研成果。在腰傷沒有痊癒的情況下,2010年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又率隊申報成功了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一路走來,彭培好把他最美好的年華“澆灌”在園林事業裡,而他對園林專業的熱愛和堅守還在繼續。日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及系部日常管理工作已經非常繁重,為了增強學生對園林專業的瞭解,提高學習動力,讓他們更快更好地成才,他還主動承擔了本科生的學業導師工作,深入本科生中釋疑解惑,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好評。

彭培好胸懷“園林夢”,潛心科研的同時不忘教學發展,總是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改進教學條件,豐富教學資源。長期的科學考察,使他的足跡遍及四川乃至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每一寸土地。歷經風雨20年,如今他採集標本已經接近3萬餘份。

文 丨 吳宇婷 整理

圖 丨 受訪者提供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川教之聲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教育導報

彭培好:踏遍高川山河,只为“园林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