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旅日華人新銳導演張時偉攝製的兩部短片,雙雙獲得加爾各答國際異典電影節(Calcutta International Cult Film Festival 簡稱“CICFF”)的金狐獎( Golden Fox Awards) 月最佳影片獎,進入年主競賽單元。

這兩部影片分別是: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SAKURA(櫻)》——獲CICFF電影單元最佳短片獎。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WabiSabi(侘寂)》——獲CICFF音像單元(Music Video)傑出成就獎。



金狐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月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張時偉導演已受邀參加頒獎典禮。

《WabiSabi(侘寂)》這部短片是首次在國際獲獎。Wabisabi這個詞由Wabi(侘)與Sabi(寂)兩個字結合而成,這兩個字的含義結合起來,便成為了日本獨有的美學——代表一種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樸的內在,能夠超越外在和時間的美。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例如爬滿青苔的古老的神社參道和石燈,櫻花的飄零和散落(而不是綻放)……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件事物漸漸剝落其表象,流露出本質,這些留下的韻味是美好、耐人回味的,正所謂餘韻無窮。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日式極簡風、禪意等,如果要探究這些設計深處的內核,一定繞不開侘寂。侘寂之美不在於外在,而在於含蓄之中,超越時間,歷久彌新。日本人將這種傳統美學運用到各個領域,達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WabiSabi(侘寂)》劇照



本片構思巧妙,以兩位舞者(“侘”和“寂”)作為日本稻荷神社守護神——狐仙的化身,將她們的舞蹈與代表日本傳統和現代的各種元素融合,從而表現出這種日本獨特的“美意識”——侘寂。原創音樂也為本片錦上添花,充分呈現出本片的內涵。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WabiSabi(侘寂)》劇照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WabiSabi(侘寂)》劇照



下面為讀者送上獲獎音樂短片《WabiSabi》,看張時偉導演如何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


短片電影《SAKURA(櫻)》截至目前已在紐約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張時偉導演此前已經憑藉自己的短片作品榮獲“金城門國際旅遊電影節”、“紐約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大獎表彰。

作為85後青年導演,出生於上海,現旅居日本的張時偉導演拍攝了一系列介紹日本各領域傑出匠人,以及在日本努力奮鬥華人的短片。他的作品具有跨越中日兩國的獨特視角,受到廣泛好評與認可。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張時偉導演

據悉,張時偉導演近期在潛心準備下一部作品,這位新銳導演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著實令人期待。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張時偉導演作品集 二維碼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加爾各答國際異典電影節(CICFF)


CICFF是IMDb(互聯網電影數據庫)頒發的入圍電影節,也是紐約林肯中心電影協會的官方成員。目標是發展電影文化,鼓勵並融合跨文化創新,以娛樂豐富人們的生活。該電影節旨在支持和激勵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電影和戲劇藝術家,並向觀眾介紹他們的新作品。

相關消息請參考下方鏈接。(需要複製粘貼)

http://www.hlc-cicff.com/monthly-selection-september-2018/


用影音詮釋日式美學“侘寂”:旅日導演張時偉佳作再獲國際電影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