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影響逐步顯現!外貿推動經濟增長局面一去不復返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逐步顯現!外貿推動經濟增長局面一去不復返

根據海關總署昨日公佈的數據,以美元計價,9月份我國出口額同比增速14.5%,較8月回升4.7個百分點;9月進口額同比增速14.3%,較8月回落5.6個百分點。

“9月出口增速明顯回升,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企業傾向於對美‘搶出口’並不是邊際上拉動本月出口回升的主要因素,而對日、歐出口增速的擴大才是造成本月出口增速回升的主因。 ”平安證券宏觀固收組分析師陳驍昨日分析認為。該分析師還認為,考慮到這些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仍然明顯繼續保持弱勢,貿易戰下的出口替代及前期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是兩個可能的驅動因素。

數據顯示,9月份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8.8%,機電產品出口增速14.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15.9%,三者均較8月明顯回升,可見出口增速的回升在商品類別上沒有明顯差異。

此外,進口增速連續兩個月回落,反映內需增長動能放緩。主要進口商品中,已公佈的少部分進口品中,汽車類進口數量增速從0%大幅下滑至-15.6%,我國汽車進口關稅已於5月下調,但從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需求並不樂觀;重要的工業原材料進口在9月量價齊跌,價格效應減弱幅度較大的是原油、銅、鐵礦砂,價格同比增速分別下滑8.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5.5個百分點。

陳驍表示,雖然從9月單月的情況來看,當前進口與出口的增速基本持平,但從季度的視角來分析,三季度我國進口增速20.7%,出口增速11.6%,進口繼續保持著明顯強於出口的格局。“從2016年開始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國進口增速已經連續9個季度強於出口增速,其背後的長期原因是我國外貿紅利的消逝。外貿紅利消逝導致我國進口長期強於出口值得高度關注,今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逆差高達341億美元,二季度順差53億美元也僅是勉強轉正,以前我國外貿推動經濟高增長的局面可能將一去不復返。 ”

中金公司則認為,到目前為止,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更多體現在中國對美國進口上。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相對平穩,但並非沒有受到關稅影響。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中,7月6日第一批生效的340億美元關稅清單商品進口增速已經大幅下滑,8月同比下降17.4%。另外兩批160億美元清單和2000億美元清單分別於8月23日和9月24日開始生效。考慮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有可能在9月份提前出口,四季度出口將面臨更大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