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宴」觀察


前段時間,諸多家庭經歷“金榜題名”之喜,但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分享喜悅必須有紀律護航,這份喜悅才真正踏實。

沒了排場,大了格局。

對大操大辦的“升學宴”說“不”,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發力。今天,黨參君(微信號:黨員生活)推送一篇文章,為良好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呼籲、鼓勁!


“升學宴”觀察


“升學宴”觀察


記者:段曼;通訊員:湖紀

曾經,“升學宴”氾濫成災,“紅色炸彈”讓人們叫苦不迭。作為教育大省、高考大省,跟風操辦“升學宴”現象在湖北較為普遍。

前不久,燙紅的錄取通知書陸續踏上征途,但細心的人們發現,以往大張旗鼓、熱鬧哄哄的“狀元宴”“升學宴”“謝師宴”卻近乎絕跡,酒店的門庭上也沒有了名目繁多的“升學宴”促銷橫幅。

要剎住“歪風”絕非一日之功,但近期記者多方瞭解發現,大操大辦“升學宴”的現象確實正在改觀。


“升學宴”觀察


不敢辦:

禁止違規操辦漸成壓倒性態勢


作為禮儀之邦,禮尚往來的觀念在中國社會可謂根深蒂固。然而當“升學宴”變成“升學厭”,就該出手整治,扭轉社會風氣了。

對於一些鄉風民俗的東西,政府其實很難下令禁止。在“升學宴”愈演愈烈之時,一些專家建言,先從黨員幹部抓起,規範他們的行為,以黨風政風的變化潛移默化地引領社會風氣變化。

2014年7月15日,正值大專院校、中學新生錄取時期,湖北省紀委向全省發出《關於禁止違規操辦“升學宴”“謝師宴”的通知》,明確為黨員領導幹部劃出“四條紅線”:

禁止黨員幹部操辦“升學宴”“謝師宴”;禁止黨員幹部參加親戚以外的“升學宴”,禁止教師參加“謝師宴”;禁止黨員幹部借子女升學之機收受下屬以及有利害關係單位和個人的禮金、禮品;禁止巧立名目用公款或找有利害關係單位和個人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子女學習費用。


自此,大張旗鼓操辦“升學宴”就意味著違反紀律規定,必須接受紀律處分。不僅如此,此後,每年暑假省紀委都會部署此項工作。

據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人士透露:2014年省紀委的規定出臺以及專項整治之後,每年到重要時間節點,例如高考之後,省紀委及各地紀檢監察部門都會運用短消息、發文通知、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手段,給廣大黨員領導幹部“敲警鐘”。

經過多年的“洗禮”,不能大操大辦“升學宴”的意識,大多數黨員幹部都有了,“頂風作案”的現象也遞年收斂。


“升學宴”觀察


記者微信朋友圈裡有位黨員幹部的孩子,今年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一次偶遇,記者開玩笑問這位家長,何時請大家喝喜酒。他回答:哪還敢辦喜酒!到時候請幾個親戚在家裡吃個家宴就算慶祝了!

不敢辦“升學宴”,漸成壓倒性態勢。


不能辦:

禁止大操大辦制度化常態化


不可否認的是,打預防針、紀律提醒等措施,對一些政治敏感度差的黨員幹部來說,“不痛不癢”。他們總有僥倖的心理,認為“往年也辦,沒有事”“不會被紀委發現”。例如,在三令五申的情況下:

2017年7月30日,荊州市江陵縣白馬寺鎮荊州村原黨支部書記陳玉山在家中違規為其女操辦高考“升學宴”,邀請親屬130餘人參加,收受禮金共計62800元。



“升學宴”觀察



對於這部分“頂風違紀”的,各級紀委在加大巡查暗訪力度、出“狠”手的同時,還鼓勵社會舉報。此外,各級紀委每年都要通報一批典型案例,處分一批違紀的黨員幹部。如陳玉山案件——

除他本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職處理外,因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江陵縣白馬寺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該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別受到工作約談處理。該鎮黨政辦主任、聯村幹部受到誡勉談話處理。


“升學宴”觀察


當然,對黨員幹部辦不辦“升學宴”,紀委也並非“一刀切”。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人士介紹,在保障規定執行“硬”的同時,他們也充分考慮到人性的“軟”。只要在政策允許範圍內,按照相關程序,黨員幹部同普通群眾一樣,可遵照習俗為子女慶祝、分享喜悅。


不想辦:

大操大辦“升學宴”現象正在改觀


一位紀委幹部向記者透露,現在很多黨員幹部不想辦“升學宴”,直言“不划算”,因為碰觸紀律“紅線”的成本太高。

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人士表示,抵制“升學宴”漸成風尚。

一方面,大多數黨員幹部的觀念在變化,講排場、要面子等傳統文化心理逐漸變成“老黃曆”;

另一方面,各級紀委對“升學宴”常抓不懈,警鐘長鳴,讓黨員幹部們不敢辦、不能辦,進而不想辦。


“升學宴”觀察


記者梳理還發現,今年6月以來,全省各地紀委已行動起來,堅決剎住違規操辦“升學宴”“謝師宴”等不正之風。例如:

荊州市對頂風違紀的行為嚴格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主體責任,又追究監督責任,既查違規操辦人員,又查違規參與人員;鄂州市鄂城區組織轄內各單位自行摸底,對有子女升學的黨員幹部提前打招呼,抓早抓小;洪湖市根據前期統計的全市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子女參加高考情況,發放不操辦、不參與“升學宴”“謝師宴”承諾書、致全市黨員幹部及國家公職人員的一封公開信……



“升學宴”觀察



黨風政風是社會風氣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但願曾經變味了的“升學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迴歸最初的本色。

END

來源 | 《黨員生活》2018年第08期·下,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