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2014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出 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溯源於明朝時期顧炎武的《日知錄·卷十三〈正始〉》,而八字成文的語型則出自近代梁啟超的《痛定罪言》。

原文:斯乃真顧亭林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痛定罪言》)。

【釋 義】

顧炎武所秉承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指國家的振興與危亡,即使是普通民眾也都應擔當起救亡圖存的責任。

【啟 悟】

87年前的今天,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一時間山河破碎,硝煙四起,14年艱苦抗戰從此開始,面對民族生死存亡,全體同胞以“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挺身而出,共赴國難,譜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

歷史不能被遺忘,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厚重的共同記憶,記錄著曾經的苦難與奮鬥,昭示未來的光明與輝煌。“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我們要以史為鑑,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更需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更應留住那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每一位中華兒女更當以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偉大的抗戰精神,以奮發有為的姿態、積極進取的作為和堅韌不拔的擔當,以昂揚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中創造新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