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2月27日,《天路文華——西藏曆史文化展》首都博物館一層開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開幕式由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白傑主持在首都博物館禮儀大廳舉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多吉次珠、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寧、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黃振春出席開幕式並共同開啟展廳大門,展覽正式對觀眾開放。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嘉賓參加開幕式並一同觀看“雪巴拉姆”藏戲團演出傳統藏戲“扎西雪巴”。

本次展覽彙集北京、西藏、河北、重慶、青海五省市21家文物收藏單位,共216件(組)文物。其中,西藏地區文博機構和寺廟提供文物180餘件(組)(三級品以上國家珍貴文物佔90.8%)。

此次西藏參展文物中,大昭寺、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13家寺廟提供的文物均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步輦圖》

西藏地區整個卡若遺址所出土陶器孤品雙體陶罐

神秘古象雄王國的黃金面具

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絲織品“王侯”漢字織錦

目前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出現於3世紀的茶葉

歷史上第一部官方修訂的永樂版“甘珠爾”大藏經

瓶身上圖像與著名的敦煌壁畫中的反彈琵琶如出一轍的獸首胡人紋鎏金銀瓶......

展覽將從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韻、和同一家等四方面展示西藏的歷史與文化,西藏與周邊地區及內地的文化交往,進而形成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歷史面貌。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本展覽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協辦,首都博物館、西藏博物館承辦。

第一單元文明溯源

本單元是展覽的開篇,展示雪域高原遠古文明的由來。在這裡,您將看到早在史前時期雪域高原文明並非孤立地發展,而是超越自然地理的限制,與周邊有著密切的往來。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雙體陶罐

新石器時代晚期

高18.7,長31,寬15釐米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遺址出土

西藏博物館藏

這件雙體陶罐是西藏博物館的“明星藏品”。2014年西藏博物館曾經在館藏的數萬件藏品中評選觀眾最喜愛的文物評選活動,選取“十大精品文物”,這件雙體陶罐,是其中年代最早的一件。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三角折線紋夾砂黃陶罐

新石器時代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遺址出土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黃金面具

3世紀

長14.6,寬14.5,厚0.01釐米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曲踏墓地出土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文物局藏

關於黃金面具,在史料中有所記載:

其酋豪死,抉去其腦,實以珠寶,剖其五臟,易以黃金,假造金鼻銀齒••••••

——唐 《通典•卷六•大羊同》

該面具於2009年在阿里札達縣曲踏墓地出土,由冠部和麵部兩部分連綴而成,背後襯有多層絲織物。面具的出土地位於西藏西部象雄國的範圍,在該地區同時出土了其它幾件黃金面具,反映出象雄國存在的覆面葬俗。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天珠

3世紀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曲踏墓地出土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金配飾

吐蕃前期(距今約2000年)

西藏自治區山南浪卡子縣出土

山南市博物館藏

第二單元高原天路

本單元展示西藏地方通過古代交通與中亞、南亞、中原內地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重點展示文化交流、經濟貿易帶給西藏的多元文化物證,即在文化交流上促成藏族文化的文化多元性。同時,體現西藏地方在溝通內地與周邊國家地區過程中,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形成的歷史作用。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獸首胡人紋銀壺(複製品)

唐(吐蕃時期,約7世紀)

高90,瓶身周長54,瓶底周長34釐米

大昭寺藏

對此件銀壺的來歷研究,結論不一。藏傳佛教寧瑪派伏藏文獻《國王遺教》(約成書於1345年)記述了松贊干布在大昭寺秘藏了10個壺,其中3個為駱駝首。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記述了大昭寺內所有的文物圖像,這件銀壺被記為“馬頭聖銀壺”,是宗喀巴大師(1357-1419)作為伏藏發現並供奉給大昭寺。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王侯”漢字織錦

3世紀

長44,寬25釐米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故如甲木墓地出土

故如甲寺藏

象泉河上游噶爾縣門士鄉境內,有一座著名的苯教寺院故如甲寺,是阿里地區目前唯一保留下來的苯教寺院。此件絲織品因寺前公路被載重汽車壓榻而出土。被寺院僧人挖出並用玻璃板封存保護。對於這件絲織品,有學者人為是絲綢,也有研究人員人為是平紋經錦。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茶葉

3世紀

長8,寬5.5釐米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故如甲木墓地出土

故如甲寺藏/圖首都博物館提供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銀質龍紋八寶蓋盒

清代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金鏨花碗蓋、盞託及礬紅彩瓷碗

銀鏨花碗蓋、盞託、青花瓷碗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鐵鍍金馬鐙(局部)/當代/西藏博物館藏

第三單元雪域佛韻

承接上一單元對高原與內地,及周邊國家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展示,展出由文化交通而來到西藏的佛教文化(展示藏傳佛教是從內地和印度兩方面傳來,並經過民族化、本土化而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並非單純外來)。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銅鎏金松贊干布像

高25.5,長15,底寬11釐米

羅布林卡管理處藏

圖/首都博物館提供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銅鎏金彌勒佛像

北魏和平三年

高28,底寬14.5釐米

布達拉宮雪城珍寶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這尊彌勒佛像與釋迦牟尼像造型一致,底座背後的銘文記錄造於北魏和平三年,並寫明此尊像為彌勒,來自於內地的佛像表明了吐蕃在接受佛教的過程中,不只接受了印度佛教,同時還接受了內地漢傳佛教,體現了吐蕃對內地文化的認同。反映了西藏地方佛教並非單純外來,而是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中國化的佛教影響。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合金釋迦牟尼立像(局部)

8世紀

通高63,寬22釐米

西藏博物館藏

此尊釋迦牟尼像為克什米爾類型造像,螺發,高鼻樑,通體鎏金。通肩袈裟衣紋呈U形排列,呈現出溼衣貼體的效果,襯托出強壯的身體肌肉,顯示著犍陀羅藝術的影響。佛教初傳入吐蕃時,除中原造像藝術之外,東印度帕拉造像、尼泊爾造像、斯瓦特造像、克什米爾,乃至新疆于闐的造像都對吐蕃佛教藝術產生過影響。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金嵌珠寶檀香木嗩吶

高58,口徑15釐米

布達拉宮雪城珍寶館藏

圖/首都博物館提供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展覽現場 圖/首都博物館

第四單元和同一家

本單元是展覽的重點,展示藏民族對於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進而上升到國家認同的歷史發展脈絡。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步輦圖(唐·閻立本繪製)

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步輦圖》描繪的是吐蕃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迎娶文成公主,拜見唐太宗場面。這幅畫是畫家閻立本的作品,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PS:由於畫作年代久遠,為保護文物,《步輦圖》僅能展出兩個月。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左:布畫金成公主進藏圖唐卡/清/長179,寬98釐米

右:布畫祿東贊請婚圖唐卡/清/長177,寬97釐米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統領釋教大元國師印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萬曆皇帝見賜三世達賴喇嘛“朵兒只唱圖記”(梵文)

明萬曆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永樂年施刺繡大威德金剛唐卡(局部)

明永樂

大昭寺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永樂版《甘珠爾》大藏經

明永樂

長72.5,寬26.5釐米

布達拉宮雪城珍寶館藏

大藏經,是藏傳佛教經律論總集,由《甘珠爾》和《丹珠爾》兩部分組成。其中《甘珠爾》是釋迦牟尼佛講說的記錄(“甘”意為“教”,“珠”意為“翻譯”),稱為“正藏”;《丹珠爾》是佛教弟子及後世佛教學者們對釋迦牟尼的教義所作的論述及註釋(“丹”意為“論”),稱為“副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緙絲大慈法王唐卡(複製品)

長108,寬63.5釐米

羅布林卡管理處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銅鎏金四臂文殊菩薩像

高22釐米,寬15釐米

西藏博物館藏

文殊菩薩是諸佛菩薩智慧的化身,是藏傳佛教藝術領域最為常見的一種題材,與觀世音菩薩、手持金剛菩薩並稱為佛教三大怙主(保護者)而受到崇拜。此尊銅鍍金四臂文殊像,身嚴大寶飾,雙目微合,眉眼細長,面部略成方形,具有明顯的中原審美特色,其蓮坐前臺鏨刻有“大明永樂年施”款,為明宮廷施與西藏佛教場所之物。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噶當塔

11-13世紀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銅鎏金時輪金剛像(局部)

明代

夏魯寺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雙龍戲珠紋菊瓣金盤

18世紀

布達拉宮雪城珍寶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皇太極敦請薩迦法王會晤聖旨

橫124,縱41釐米

西藏博物館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銅金剛鈴、杵

明宣德

布達拉宮管理處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銅鎏金八瓣蓮花大威德金剛曼陀羅(複製品)

明永樂

布達拉宮管理處藏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粉彩纏枝花卉紋多穆壺

清嘉慶

布達拉宮管理處藏

展覽文創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展覽信息

《天路文華——西藏曆史文化展》

5省市,21家單位,216件文物匯聚首博西藏文化大展

展覽時間:2018年2月27日-7月22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一層B展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