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展區精彩紛呈 太原能博會亮點連連看

煤礦井下作業用上人工智能,新型電暖器不僅能取暖還能做紅外理療……昨天上午,2018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開幕。能源創新展區、新能源展區等六大展區亮點多多,精彩紛呈。來,跟著記者的筆觸,看過去。

人工智能在井下“上崗”

“綠框框裡的人在幹活,紅框框裡的人歇著呢。”在智慧能源展區內,一個顯示屏上正在播放煤礦井下生產場景。工人、機器被不同顏色的長方形“框框”框了起來,引發參觀者的議論。“紅框框”裡的工人是在偷懶嗎?山西精英科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人是在等待作業。果然,工人更換探水用的鑽桿後,“紅框框”變成了“綠框框”。根據“綠框框”裡的工人動作,人工智能就開始“幹活”了。

據介紹,煤礦事故中,透水事故所佔比例較大,很多事故是因為探水不到位導致的。以前,煤礦在作業面雖然有監控設施,但識別不出探水作業的具體情況。精英科技和百度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工人的動作和行為判別是否進行了有效作業。同時,視頻智能識別技術可以計算鑽孔孔深,進行全程監管,掌握探水作業動態信息,使煤礦管理人員及時掌握井下情況,避免透水事故發生。從目前省內煤礦使用情況看,準確率在95%以上,並節約了人工等成本。

來看展會的陳國強退休前是一名礦工,他說,下井不怕苦不怕累,就擔心透水、瓦斯之類的事故。“現在的工人比我們幸運,有這麼先進的技術,可以安心生產。”

煤企展位擺著好吃的

糖果、紅酒、食用油……你沒走錯地方,這裡確實是能博會展區。你看,展區上面標著潞安集團呢。在這裡,可以品一品野櫻莓原漿、乾紅的滋味,嘗一嘗牡丹籽油凝膠糖果的味道。潞安集團是山西一家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能源企業。展位上的這些就是跨行業發展的成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扶貧攻堅中,發現了油用牡丹。油用牡丹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2%以上,其中ɑ-亞麻酸含量更是高達43.18%,是橄欖油的60倍,深海魚油的2倍,ɑ-亞麻酸有

“植物腦黃金”之稱,具有降血脂、降血壓、增強自身免疫力、提神健腦等功能。野櫻莓又稱不老莓,被稱作自然界的“抗癌劑”。

隨著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潞安集團順應市場需要,推進生物健康產業。這些產品的原料均出自潞安集團智華農林科技公司的標準化生產基地,更好地保證了產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時,採用國際先進的生產工藝,每道生產環節都按照生產規範嚴格把控,為消費者提供了食品質量安全保障。目前,牡丹油系列產品已經進入了美國、加拿大等國際市場。

暖氣還能做紅外理療

“大赫多了,霧霾就少了。”在德國大赫展區,黑色的背景牆上,這幾個白色的大字很是醒目。確實,備受霧霾天氣困擾的人們,對環保的關注越來越高。

“用電的啊,安全不?省電嗎?容易操作嗎?”在大赫企業展區一角,不少參觀者正圍著內置電壁掛爐問這問那,工作人員有些應接不暇。工作人員介紹說,內置電壁掛爐具有多重漏電保護功能,可以檢測漏電,並自動斷開電源。而且,可以根據設定溫度控制循環泵開啟和關閉,省心省事。從北京實際使用情況看,大赫電鍋爐採暖系統平均運行費用為一個採暖季15元/平方米。而燃氣採暖費用標準為41元/平方米,每年節省近65%採暖費。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具有智能、環保等特點,與傳統採暖方式相比有十幾項革命性的突破。例如紅外理療,大赫電採暖系統低溫輻射技術可以產生8微米至14微米的紅外線,被醫學界稱為“生命光波”,有紅外理療的作用。這種電暖器,有益於人體增加溫暖感受,改善體內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對房間有除溼、防潮等作用。

洗澡水也能發揮“餘熱”

洗澡水發揮“餘熱”,熱啥?山西文龍中美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熱水。該公司開發的洗浴廢水餘熱回收節能系統,以洗浴廢水等低品位廢水為熱源,利用專利技術製備洗浴熱水。其可最大程度節省電能,運行費用遠低於其他加熱形式。同時,運行過程中無燃燒廢棄物產生,對環境無汙染。

不信的話,可以到西山煤電東曲礦看一看。東曲礦職工澡堂以前由兩臺燃煤蒸汽鍋爐提供熱源,洗浴用水量約1500立方米/日。熱水系統改造前,每年燃煤蒸汽鍋爐的運行費用為786萬元。

山西文龍對東曲礦職工澡堂洗浴熱水供應系統進行改造,採用洗浴廢水餘熱利用及空壓機餘熱利用耦合系統作為熱源,通過餘熱回收機組將洗浴廢水中蘊含的大量熱能及空壓機餘熱提取出來,將自來水加熱到40攝氏度到50攝氏度,為職工澡堂提供全天熱水。噸水耗電量僅3.5度,全年運行維護費191萬元。和燃煤蒸汽鍋爐相比,每年可節省運行費用595萬元,節省標準煤5349噸,減排二氧化碳1.3萬餘噸。項目實施後,取締了燃煤鍋妒,實現了能源的循環利用和大氣汙染物零排放的目標。

新型材料竟是秸稈造

透明的杯子,色彩鮮豔的碗……猜猜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塑料?不對,是秸稈。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展區,記者見到了聚乳酸碗、聚乳酸杯子等展品。以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生物質材料為原料,山西生物質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提取纖維素進行糖化和發酵後獲得乳酸,再進一步經過特殊的聚合反應過程生成了聚乳酸。

聚乳酸,是一種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被業界稱之為“白色汙染終結者”。據介紹,相比傳統塑料,聚乳酸原料來源十分豐富,秸稈、稻草等農作物或植物根莖葉都可以作為原料生產聚乳酸。聚乳酸埋在土壤中在大自然微生物的作用下6個月至12個月就可以發生降解,最終成為二氧化碳和水,是環境友好材料。聚乳酸可以用於食品容器、一次性消費品、服裝、衛生用品等。隨著3D打印技術發展,聚乳酸作為一種兼具性能及環保要求的材料,可以用於3D打印醫療器械產品等。

作為生物質新材料新領域的國內首家新型研究院,山西生物質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正引領生物新材料和環保製造業的跨越式發展。

綠色“引擎”建生態屏障

在大地控股展區,西山煤電白家莊礦煤矸石公園設計圖、官地礦礦山記憶公園設計鳥瞰圖、西山旅遊公路邊坡生態修復工程展板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兩張照片對比強烈,一張是西山旅遊公路邊坡修復前的,陡峭的黃土坡;一張是修復後的,那裡如今已經滿眼翠綠。“真希望,白家莊、官地也快點變綠。”西山居民張秀麗說。記者瞭解到,大地控股以西山煤電官地礦、西銘礦、杜兒坪礦生態修復治理項目為切入點,結合太原西山國家礦山公園長遠規劃,力求整體解決太原西山礦區地質生態問題,系統構建太原市綠色生態屏障。2017年8月,大地控股在太原揭牌運營,是我省為保障轉型綜改、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而成立的從事土地整治、固廢處置、礦山修復項目投融資專業化國有公司,發揮“扮靚”美麗山西的綠色“引擎”作用。

大地控股所屬太原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位於陽曲縣楊興鄉,是一個解決固廢處置的樣本和示範。作為全省唯一的綜合性危險廢物處置項目,太原固體廢物處置中心可處置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46大類中44大類350種危險廢物。該中心從投入運營以來,先後義務處置危險廢物18批次,其中包括劇毒類、易制癌類極危險的廢物。

本屆能源博覽會展區面積36000平方米,六大展區通過圖片、展板、視頻、實物、模型等形式對能源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進行展覽展示。展會至18日結束,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去看看,找到自己眼中的精彩。太原晚報 何寶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