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汪曾祺曾經描述過他所見到的山西人吃醋的場景:“山西人真能吃醋!幾個山西人在北京下飯館,坐定之後,還沒有點菜,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了三調羹醋。鄰座的客人直瞪眼。”

如果你真的來過山西,就會明白這段話絕對不是誇張。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相比於廣東人上桌先洗盤子,川渝人上桌先找辣子,東北大哥上桌先倒酒,一群山西人在餐桌旁坐定,多半會先在碟子裡倒一些醋。菜還沒上齊,眾人談話之際,就可以用筷子頭點一點醋來吃,給嘴巴找點滋味。

在中國,很多味道都和地域捆綁在一起,酸甜苦辣鹹,唯獨酸味只有山西人來認領。其實,醋在中國的味覺版圖中很普遍,據統計,全國六千多家食醋生產企業中,山西也只佔了幾百家,山西陳醋以外的四川麩醋、鎮江香醋同樣大有名氣。

“柴米油鹽醬醋茶”,家裡要備一瓶醋,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共識。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2018年8月11日,“我愛吃醋”清徐紅人節在山西太原清徐縣寶源老醋坊舉行。 圖/武俊傑(山西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不過,能把制醋、吃醋做到全國聞名的,的確只有山西人。要問誰的口味更辣,四川重慶湖南人也許會爭論不休,要說誰的口味最甜,江南各地的人們恐怕也要打一場口水仗,但要說起嗜酸,全國人民都要捂著腮幫子向山西人低頭:

“你們是有多愛吃醋?”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幾天前,一張關於山西人吃醋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山西某學校食堂的一角,飲水機靜靜矗立,只是上方大桶裡的純淨水被換成了醋。只要按下閥門,黑色的陳醋就能滾滾而出,滿足師生們的味蕾

有網友感慨,這張圖片光是看上去就要酸倒牙了,不知道山西人為什麼這麼愛吃醋。

在三晉大地,愛吃醋的人是普遍的,不愛吃醋的人是個別的;加醋的菜是普遍的,不加醋的菜是個別的。如果一家餐廳沒有事先在桌子上備好幾瓶醋,那簡直就像一家只有清湯鍋的重慶火鍋一樣,是業界的另類。

在吃醋這件事上,山西人和外省人存在著觀念上的差別。外人也許只有在吃餃子、吃麵條的時候,才會想起加醋,而在山西人這裡,加醋是默認選項,只有碰上月餅、粽子等等食物時,才會考慮把懸在半空的醋瓶子放下。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比如吃煮雞蛋,一些山西人會先在雞蛋上方咬開一個小口,把醋順著小口倒進去,直到蛋黃吸飽了醋,才心滿意足地一口吞下。

比如吃包子,也先在包子身上咬下一個缺口,醋汨汨地流進去,直看得旁人目瞪狗呆才罷休,然後搖上一搖,讓醋和餡料充分融合,這樣的一隻包子,才算酸香夠味。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再比如吃餃子,剛撈出鍋的餃子柔軟滾燙,先不急著吃,放進醋碗裡滾上幾滾,

直到餃子通體染上醋的黑色,溫度也降下來,口感轉硬,這時候才是下嘴的好時刻。

至於其他的菜餚,包括燉肉,炒青菜,煲湯等等,醋都是默認添加的一味元素。尤其是吃麵的時候,醋簡直是絕佳搭配。醋之於面,就像伴侶之於咖啡,鹽水之於菠蘿,老乾媽之於留學生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山西是麵食王國,當地人都知道,麵條想要勁道有嚼頭,就要加鹼。不過鹼加多了也有副作用,麵條的口感容易發乾發澀,這時候就需要召喚醋出場。

一碗麵條裡的醋味,能夠有效地與鹼平衡,而真正的山西老饕,只消吸一吸鼻子,就能捕捉到麵條裡究竟加了多少醋。

醋,這個在中國調味料江湖裡常常靠邊站的角色,在山西受到了最隆重的對待,一瓶誕生在山西家庭的醋,也才能發揮最大的醋生價值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每年流行病多發的季節,也常常是山西醋味最濃的季節。山西人相信,自己最愛的醋是一樣好東西,不單能喝,還能殺菌抑病

不知道是在哪個歷史的瞬間,某個山西人一拍腦門,就想出了“熬醋”這個能徹底驚呆外省人的防病妙招。

教室寂然,只有老師在講臺上喋喋不休,黑板邊上,小電爐上一口小鍋正沸騰,濃郁的酸味從中散發出來,瀰漫整個教室。這可能是山西乃至華北地區長大的孩子,在非典和其他流感時期的共同記憶。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是的你沒猜錯,鍋裡煮著的就是老師一早買來的陳醋。

不僅是學校,工廠、醫院、候車室等公共場所,在無數個家庭裡,都時常能聞到這種濃濃的醋味。“熬醋療法”的邏輯也很簡單:既然醋酸能殺菌,那麼讓醋香飄滿房間,不就能把細菌追而殲之、一網打盡嗎?

這幾年,隨著科普文章增多,越來越多人瞭解到,這種煮醋的方式除了能解饞之外,對於防止疾病基本沒什麼效果,從街道兩邊的窗子裡幽幽飄來的醋味才漸漸少了。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2015年01月19日,山西省太原市,百年老字號寧化府,民眾排隊打醋。 圖/視覺中國

喝醋、煮醋之外,山西人不滿足於僅僅消費醋本身,而是想方設法把醋味賦予其他食物。在山西,醋是一切涼拌菜的主要底料,拌黃瓜,拌嫩核桃,拌蘿蔔,可以不放醬油,但無不要用滿滿一大碗醋作為背景。

從滾油中走了一遭的花生在最脆的時候淋一道醋,兼具油炸的鬆脆和醋味的柔和,就成了一道風靡山西的名菜:老醋花生

還有著名的蒜醋:把蒜瓣醃在醋瓶裡,要吃的時候可以把泡的烏黑的蒜瓣丟掉,也可以將蒜搗碎,做成蘸料。這時候的醋滲進了蒜的辛辣味道,再加上醋本身的醇香,令人回味無窮——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醋和蒜的雙重加持之下,不管刷幾次牙,那種一言難盡的餘味暫時不會從嘴裡消失

所以在出門見人之前,面對蒜醋的美味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蒜醋的滋味絕對酸爽到靈魂出竅 圖/視覺中國

類似的搭配還有很多很多,甚至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一瓶小小的醋,在山西主婦的手裡,可以變換無數種花樣,出鍋前醋瓶高挑,伴隨著“嘶”的一聲,

一小部分醋在鍋底的高溫中揮發,一道菜餚中畫龍點睛的一筆才告完成

根據考證,3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山西地區的人們就已經開始釀醋食醋了。除了味覺,醋也參與構造了山西人的性格,相聲大師侯寶林就說過,山西人的口音是被醋泡軟的

醋的酸香綿軟,醋的醇厚切近,成為了這個省份最鮮明的味覺底色,那一聲“老西兒”裡似乎也帶上了醋的悠長韻味


每一個山西人,上輩子都是被酸死的


▲平遙古城街景 圖/視覺中國

油,鹽,糖,醬,當然是一道菜的主角,但沒有了結尾的一點醋,在山西人眼裡這道菜便不夠完整。醋的口味天然帶有一種活潑的氣質。有人說,只要給山西人足夠的醋,他們就能拌整個世界。

其實,只要給山西人隨身一瓶醋,他們在生活裡撒上一點,就沒有什麼困難是吃不下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