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周秦漢唐里的中國故事

「博览」周秦汉唐里的中国故事

瞭解中華文明,追尋文化記憶。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小長假,224萬人次在陝西文博單位裡體驗傳統文化。近年來,每逢節假日,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把參觀文物、增長知識作為歡度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今年的國慶假期,到博物館參觀國寶重器,瞭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也不失為節假日一項有意義的文化活動。今日,本報遴選出幾組堪稱國之瑰寶的文物重器予以解讀,為讀者參觀遊覽提供參考。

何尊上最早的“中國”銘文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尊內鑄有122字的銘文,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繼承武王的遺訓。“中國”兩字作為詞組,首次在何尊銘文中出現。

曾任寶雞市文物局副局長的文物專家任周方,講述了何尊從發現到被確定為珍貴文物的故事。

1963年6月,一個叫陳堆的人在租住房子後院發現因下雨而坍塌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钁頭刨,結果刨出了個銅器。第二年,陳堆夫婦從寶雞返回寧夏固原,臨走時將銅器交給陳湖保管。1965年,陳湖將其賣給了廢品收購站。隨後,寶雞市博物館幹部佟太放在廢品收購站看到了這件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而富有變化的銅器,感覺這應該是一件比較珍貴的文物,便向館長吳增昆彙報。吳增昆隨即讓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趕至廢品收購站後,也斷定這是一件珍貴文物,便以收購站當初購入的價格30元將這尊高38.8釐米、口徑28.6釐米、重14.6公斤的銅器買回博物館。

經考古人員確認,這是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銅酒器,浮雕為饕餮紋。1975年,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發現銘文,並將這尊青銅器命名為何尊。為什麼命名何尊?原來“何”是西周早期一個奴隸主貴族的名。對於奴隸主來說,受到周成王的接見無疑是件榮幸的事,為了讓後代銘記祖先的殊榮,便把自己受到周成王接見的事情鑄刻在青銅器上,所以命名何尊。

據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院長陳亮介紹,何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之事。

陳亮說,周代大量使用的“中國”稱謂,至少具有四種含義。一是地理意義上的所謂“中原”地區,《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昔周公營雒邑,以為在於土中,諸侯蕃屏四方”。“雒邑”為今洛陽城,“土中”為今中原大地。二是政治意義上的所謂“天子之國”三是民族意義上的“華夏”民族,至周代,夏、商、週三族逐漸融合為一個民族整體,即“諸夏”或“華夏”;周代存在著五大民族集團,《禮記·王制》中有載:“中國、夷、蠻、戎、狄,五方之民。”這裡的“中國”,主要指華夏民族。四是文化意義上的“華夏文明”,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一詞的內涵逐步跨出了中原,繼而指代華夏民族整個居住地和所建立的國家。

此外,何尊還是第一個出現“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無論青銅器還是甲骨文,表示“得到”還是表示“道德”,全部用“得”字表達。何尊之後的銘文,表示“道德”的全部用“德”字,證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國的理念。何尊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現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綠臉兵馬俑”精彩亮相

說起秦始皇帝陵中的兵馬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是我國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價值也是無可估量的。近日,“帝國強兵——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之秦跪射俑”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國寶廳面向公眾開放。其中,秦兵馬俑中發現的唯一一尊“綠臉兵馬俑”吸引了很多遊客駐足觀賞。

據瞭解,該“綠臉兵馬俑”於1999年發現於兵馬俑二號坑東北部的跪射俑軍陣中,除頭髮、鬍鬚、瞳孔是黑色外,臉部全部由礦物質的石綠顏料塗成綠色,極其罕見。它的發掘出土曾引起學界轟動,專家學者對其“綠臉”形成的原因也在持續研究討論中。除展示珍貴的“綠臉兵馬俑”外,該展覽還利用大量的展板、多媒體演示、互動技術等手段,深層次地解讀跪射俑及秦代雕塑藝術、軍事等秦俑背後的故事,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秦俑之美和秦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介紹,跪射俑是秦弩兵的一種,它的出土充分印證了秦軍在冷兵器時代擁有弩兵兵種的歷史事實。考古資料也證實,秦俑在燒製完成後,通體均施有彩繪。然而歷經2000多年,如今絕大多數秦俑身上只留有少許顏色痕跡。

“秦漢陶俑文物對話”成熱點

不久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的“跨越時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與漢景帝陽陵出土陶俑展”成為遊客參觀的一個熱點。

漢朝在系統繼承秦朝各項制度的基礎上,經過漢初幾位皇帝的勵精圖治,特別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採用“休養生息”等各種措施鼓勵和發展生產,開創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為西漢開通“絲路”、開疆拓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覽以秦漢陶俑對話的陳列形式,向觀眾介紹了兩座帝陵的情況,展示了秦漢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內容,為秦陵與漢陵、秦漢陶俑比較研究提供了一個平臺。觀眾可以通過展品辨源識流,從中感受秦漢文化的傳承、變化與發展。

從唐墓壁畫中看鼎盛中國

9月22日晚,陝西曆史博物館舉辦了“長安明月夜”公益活動,200多名公眾代表走進陝西曆史博物館,在歷史文化知識和親子活動中體驗中秋博物館之夜。受邀的公眾代表在專家的帶領下,走進唐代壁畫珍品館,聆聽專家的講解,賞析唐代壁畫,解讀唐墓壁畫中的美食,感受大唐的風韻。

陝西曆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強躍介紹,唐墓壁畫是陝西曆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唐代墓葬壁畫氣勢恢宏、畫技高超,令人歎為觀止。其中,《闕樓·儀仗圖》《馬球圖》《宮女圖》《狩獵出行圖》《禮賓圖》這5件(組)18幅壁畫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王朝,唐人以兼容幷蓄、廣納百川的胸懷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亦以開放的姿態將唐朝的文化向周鄰流佈,主要表現在文化制度、葬式葬儀(墓葬壁畫)、服飾、樂舞百戲等方面的輸出。可以說,唐代中原地區與邊疆及中亞、西亞地區民族或政權的交往是多層面的、持續的、雙向互動的,有力推動了各民族的交流與融合,促進了唐代社會的發展。《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圖》《胡騰舞》《胡旋舞》等作為唐墓壁畫中文明交往的代表作,印證了史料記載的唐朝與300多個國家交往的史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