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用故事講財經

《財經有故事》來啦

在這裡,只有小故事

但是,你能看到大財經

8月8日,朋友圈一波人曬微信支付免單的海報。看海報,原來是“微信支付智慧生活日”活動。當天,騰訊送出了1000萬份微信支付免單的機會。姑且算平均10元一單,就撒了一個億,騰訊出手就是闊綽。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除了微信,支付寶今年的紅包雨也是一直下。兩位馬爸爸的紅包此消彼長,原來有的商家只有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在紅包的刺激下,支付二維碼一下子雙全了,任君選擇。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在移動支付領域送錢的其實遠遠不止支付寶和微信。比如,銀聯雲閃付就是迅速崛起的一股新勢力。從2017年底至今,銀聯雲閃付憑藉各種優惠推廣開來。有數據顯示,目前其用戶數已突破7000萬。

移動支付大佬們為啥老送錢讓利呢?天上不會憑空掉餡餅,歸根到底還是移動支付市場太過誘人。今年7月,益普索發佈的《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約為8.9億。易觀智庫預計,到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隨著移動支付的深化,無現金的模式普及,整個上下游業態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已形成支付寶和微信的雙寡頭局面,二者佔據了移動支付高達92%的市場份額。經過消費習慣的培養和引導,只帶手機出門,已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日常。未來的支付市場是移動支付的天下,中國將進入無現金時代。中國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盛況,讓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都自嘆不如。

沒有當初銀行的讓利,根本不可能有今天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普及。不是歐美國家做不出第三方支付的技術,而是他們銀行根本不鬆口。我國的基本金融結算制度是第三方支付平臺遍地開花、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的基礎。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來誰佔領了移動支付的高地,就掌握了現金流的主動權。當年馬雲曾放出豪言:“銀行不改變,我們就來改變銀行!”現在看來,銀行的危機感確實增強了不少。2017年12月11日,中國銀聯與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共同發佈銀行業統一APP——銀聯雲閃付。雲閃付作為統一的銀行移動端入口,一直被視為移動支付的“國家隊”,旨在收復移動支付失地。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據網聯下發的《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渠道接入工作相關事宜的函》,自2018年6月30日起,銀行已關閉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直連,所有第三方支付都將無權代扣。但如果堅持選擇銀行卡支付的話,支付寶和微信就會自動跳轉到銀聯支付。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福利越多,只能說明背後的競爭越大。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移動支付的成本壓力也將不斷增大。待市場分割完畢之後,移動支付收費將不可避免。早些時候支付寶的免費跨行轉賬到限額免費、微信信用卡還款從無手續費到收手續費、各平臺從免費提現到收費提現等等,都在透露著這一訊息。

移動支付讓消費更無感,支付的便利會讓大家在不知不覺間花更多的錢。大佬們怎麼爭咱們是管不了了,還是管好自己買買買的慾望吧!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未來還是馬雲的天下嗎?

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

記得關注我們哦

我們下一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