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就在《角鬥士》殺青的同時,導演泰勒·哈克福特想再次證明他能使一對男女明星在銀幕上擦出火花。此前,他已經屢試不爽,比如說《軍官與紳士》中的理查德·吉爾和德博拉·溫格、《魔鬼代言人》中的基努·裡維斯和查爾茲·塞隆以及《危情》中的傑夫·布里奇斯和拉切爾·沃德。

在為《一線生機》挑選男女主角時,他首先想到的是梅格·瑞安和梅爾·吉布森。自從演了1989年的《當哈里遇見莎莉》和4年後的《西雅圖不眠夜》,梅格一直是導演心目中首選的浪漫女主角。不僅觀眾喜歡她,就連攝影機也對她情有獨鍾,永遠為她在鏡頭前留著最佳女友的位置。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不過《一線生機》並非傳統的愛情故事——梅格將扮演艾麗絲·鮑曼,一位被南美恐怖分子綁架的美國工程師的妻子——哈克福特懷疑她能否勝任這個處於感情跌蕩中的角色。他當面和她商討過劇本,後者表示她將動用她性格中的各種元素來塑造這個人物。

對梅格來說,這是一個展現其多面手才華的好機會。39歲的她覺得自己上一部作品,與湯姆·漢克斯合演的《電子情書》,已經將她定型為一個浪漫喜劇的女主角,每當人們談起她時都會給她戴上“美國甜心”這頂帽子。

“我演了30多部電影,只有7部是浪漫喜劇,”她對記者抱怨說,“但我卻因此被困在其中,我希望能打破陳見。”因為這個原因,她把《一線生機》視為天賜良機。

梅格出演這部影片的片酬為一千五百萬美元,這是她迄今為止拿到的數額最大的一張支票。在簽下梅格後,哈克福特開始著手尋覓男主角,他把劇本寄給了梅爾·吉布森,但後者認為該片並不適合他。哈克福特的第二人選是羅素·克勞,他很欣賞羅素在《洛城機密》中對巴德·懷特的刻劃,於是他向邁克爾·曼和雷德利·斯科特這兩位剛剛與羅素合作過的導演瞭解情況。

當時,《驚爆內幕》和《角鬥士》都還沒有上映,兩位導演邀請他進剪輯機房看了一些片段。哈克福特驚詫於羅素能扮演兩個完全不同的男主角——一個動作性很強,性格張揚,另一個則極其內斂木衲。《一線生機》中解救人質的談判專家特里·託恩恰恰需要他的扮演者同時具備這兩種特性。

見到羅素時,哈克福特知道他找對了人。羅素很喜歡這個劇本,也急於接下這個角色,尤其是在哈克福特告訴他男主角是個澳大利亞人之後。然而,令哈克福特感到意外的是,製片方卻並不認可他的選擇。《驚爆內幕》和《角鬥士》尚未面世,公司高管認為羅素名氣不夠,不足以與梅格·瑞安配對。最後,由於哈克福特一再堅持,羅素才得以進入劇組。

《一線生機》是根據發表在《名利場》雜誌上的一篇有關職業人質談判專家的文章改編的。隨著巨型企業不斷地向海外拓展,這一風險極高的行業也得到了發展。

近幾年來,各地的恐怖組織紛紛將劫持人質作為向當地政府或跨國公司勒索金錢的手段,從而造就出了人質談判專家這一新型的行業,從業者大都經過特種兵的訓練,能夠勝任與綁架者面對面地談判,成功解救人質。跨國公司非常樂意僱傭這些專家,去到法律鞭長莫及的地區發揮作用。

《一線生機》的部分場景是在倫敦和波蘭拍攝的,而絕大多數外景選擇在了厄瓜多爾。哈克福特對南美洲很熟悉,60年代他在南加州大學攻讀的是國際關係專業,專門研究南美洲的政治和地理,還以和平組織志願者的身份在那裡工作過一段時間。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羅素希望能親自演出許多驚險場面,哈克福特決定對他大開綠燈。在波蘭冰天雪地的氣候下,羅素拍攝了徒手爬上飛行中的直升飛機的鏡頭;在厄瓜多爾,他又冒著雨季徒步一萬四千英尺,拍攝叢林中解救人質的戰鬥場面。

由於下榻的旅館距離外景地有半小時的車程,沿途道路泥濘,每天都會發生塌方,再加上厄瓜多爾人開車毫無交通規則可言,羅素有很多晚上都是在山頂的拖車裡度過的,他親自下廚為全體劇組做飯,並且承擔起保護大家安全的責職,他的口袋裡有一把英國特種兵使用的匕首,足以切斷任何來犯之敵的喉嚨。

哈克福特十分驚詫於羅素的野外生存能力。“以往我帶明星來這樣的地方時,他們都會說,‘天哪,這簡直是地獄般的生活!’”,他說,“但是羅素卻給你如魚得水的感覺,他喜歡挑戰,他是一個真正的硬漢!”

《一線生機》以一場驚心動魄的動作戲開場,在這場戲中,談判專家特里·託恩為解救被綁架的人質深入到了車臣叛軍的腹地。而就在談判行將大功告成之際,他們遭到了俄羅斯軍隊的突然襲擊。特里冒著生命危險將人質送上了直升飛機,而自己則險些葬身槍林彈雨之中。

此刻,在地球的另一邊,石油公司的工程師彼得·鮑曼在南美洲遭遇當地武裝叛軍的綁架,綁匪向彼得的美國僱主索要三百萬美元的贖金。當特里被派來接手談判任務時,他卻發現經濟狀況不佳的老闆已經將公司出手,本以為新僱主對員工的綁贖保險可以通過專業保險公司將彼得贖回,可是新公司與舊僱員之間又起利益衝突,不願為原公司僱員付贖。

彼得的妻子艾麗絲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救回丈夫,但是她很快就發現單憑她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應付綁匪和以救人為名謀財圖利的騙子,一時間她孤立無援,萬念俱灰。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在短暫的接觸中,特里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艾麗絲,儘管他所在的談判公司已經解除了這項任務,但他卻主動地向艾麗絲伸出了援助之手。通過在電話裡的一系列討價還價,他將贖金壓低到了65萬美元,彼得的姐姐立刻飛回美國想方設法要籌齊這筆錢。

不幸的是,還沒等錢籌到手,綁匪卻撕毀了協約,因為他們擔心彼得知道太多他們的秘密,打算殺人滅口。情急之下,特里決定在老朋友迪諾的協助下,率領幾名僱傭兵飛赴叢林地帶執行解救人質的行動。

在與綁匪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周旋過程中,艾麗絲也對特里產生了感情。在看著特里往直升飛機上搬運武器之際,她對他說:“我已經不害怕面對你了。”“是的,我看得出來,”特里回應道,說完,他們擁吻告別。

隨著飛機緩緩地升向天空,觀眾們已經不再關心彼得是否能獲救,他們好奇的是特里和艾麗絲將如何面對未來,他們會攜手奔向厄瓜多爾的落日夕陽嗎?

影片開機後不久,新情況出現了,劇組上下每一個人都明顯地感覺到羅素與梅格戀愛了。他們手牽著手,四目相對,深情擁抱。沒有人對此感到吃驚,因為男女演員因戲生情是這一行裡司空見慣的事情。

對於羅素來說,自從拍攝《十字路口》與丹妮爾·斯潘賽墮入情網後,他就不斷地爆出與同臺演出的女演員逢場作戲,但這類緋聞大都隨著拍攝的結束而宣告終結。而梅格的情況有所不同,她開始於1985年與《壯志凌雲》裡的情侶搭檔安東尼·愛德華茲的假戲真做。拍完該片後,兩人便搬到一起同居。後來,她在《內層空間》劇組與丹尼斯·奎德墜入情網,他們先是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最終決定結婚。

在主演《一線生機》之前,她一直被認為擁有好萊塢最牢固的婚姻。她與奎德生了一個兒子,夫妻雙方都沒有什麼緋聞。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然而,轉折點出現在2000年6月。她和羅素接到導演的召喚,同乘一架班機前往倫敦的松林片場為《一線生機》補拍幾場戲。登機前,一名紐約商人認出了她,儘管她當時戴著大號的墨鏡。

這名商人一路都很激動,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與被稱作“美國甜心”的女明星乘一架飛機。而他的激動很快就又變成了驚訝,因為他發現坐在梅格身邊的男人是羅素·克勞,而不是她的丈夫丹尼斯·奎德。

這名商人觀察到,梅格與羅素之間相當親暱,他們不像是朋友,更像是一對戀人。“他靠在她的身上,親吻她的脖子,撫弄她的頭髮,整個飛行過程中,他始終是這樣。看得出,他們正處在熱戀之中。”

一下飛機,精明的商人就將他的發現賣給了《人物》雜誌說,很快它就成了全世界都知道的新聞,。梅格回到洛杉磯的幾天後,她和奎德的發言人就相繼宣佈了分手的消息。不久,奎德在離婚協議上籤了字,他們之間維繫了9年的婚姻就此結束。

這個夏天,羅素格外忙碌。在來往於倫敦趕拍《一線生機》期間,他又隨樂隊成員一起飛赴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開始準備另一張專輯。與此同時,他還要一邊籌拍與朱迪·福斯特合作的新片《弗洛拉李子》,一邊忙著與梅格談戀愛。

他們不再對記者躲躲藏藏,於是有人在洛杉磯的一家咖啡館裡拍到了他們,當時羅素正手捧梅格的臉親吻她。他們還雙雙出現在倫敦戴維·博依演唱會的後臺,見過這位歌星之後,梅格便與羅素吻別,返回她的住處。26歲的英國BBC女記者珍妮正準備去利物浦街飯店參加同事的聚會,她試探性地詢問羅素是否願意一同前往。令她大喜過望的是,羅素不僅同意,而且讓她搭乘自己的豪華轎車。

抵達飯店後,羅素安排珍妮在一個僻靜的角落落座,然後親自去點飲料。他們在一起聊了半個小時,目擊者看到,羅素摟著珍妮的腰,把手伸進了她的T恤。凌晨兩點,他們結伴離開,羅素躺倒在車後座上,頭枕著珍妮的大腿,腳伸出了窗外。他們一邊接吻一邊走向他下榻的旅館。到了旅館門口時,羅素突然提出分手,因為他感覺累了。

“珍妮覺得受到了傷害,於是用玩笑的口吻說他別以為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報道此事的《每日鏡報》說,“這句話顯然激怒了羅素,他立刻回擊道,‘不,你錯了,我不是凡夫俗子,我幹活最他媽的賣力。我不是一般的人。”說完,他派司機將她送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梅格領教了丹尼斯·奎德從報紙上看到她與羅素偷情的新聞時的感受,因為送到她餐桌上的是那份有關於羅素與珍妮報道的《每日鏡報》。到梅格獨自回到洛杉磯時,她已經在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語氣述說她與羅素之間的關係,說他們的戀情早已冷卻,儘管他們在公眾場合還顯得情投意合。

梅格說的是實話,他們的愛情在拍攝《一線生機》期間達到了最高潮。那時,他們每天見面,生活在一個遠離塵囂的虛構世界裡。而當他們回到現實中來,他們發現很難再在一起分享歡樂的時光,起碼他們要為各自繁忙的拍片計劃而天各一方。

令羅素與梅格勞燕分飛的還有他與“再來30英尺噪聲”樂隊在奧斯汀的錄棚。2000年夏天,羅素代表樂隊與阿蒂米斯唱片公司簽約,這家紐約的獨立廠牌將負責發行他們的最新專輯《混帳的生活或清澈如水》。

阿蒂米斯在美國唱片界算不上大公司,但它歌手及樂隊有著很好的合作關係,因其挖掘新鮮元素的獨到眼光而被他們視為伯樂。例如,鄉村歌手和吉它手斯蒂夫·厄爾以及波士頓流行樂隊都是由它一手打造出來的。在美國,沒有一家大廠牌對“再來”感興趣,但阿蒂米斯卻偏愛這支樂隊的風格,認為羅素的名氣會有助於這張新專輯的發行成功。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奧斯汀這座城市很適合羅素。首先,城市牛仔般的生活令他感到十分愜意;同時,它還是在紐約和洛杉磯以外美國唯一一處音樂與電影都很繁榮的地方。好萊塢平均每年都要花上一千萬美元在此拍攝電影,諸如《間諜小子》、《芳心何處》、《賭命鴛鴦》和《鷲與鷹》等都把奧斯汀作為拍攝基地。

多年來,奧斯汀一直是電子布魯斯、另類搖滾和激進鄉村音樂的中心,是那些在紐約、洛杉磯和納什維爾找不到感覺的音樂人的收容所。羅素喜歡說他的音樂無法界定,而且也沒有必要歸類——也許90%的來奧斯汀灌製唱片的音樂人都會這麼說。所以,“再來”在這裡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對於任何一支想把音樂記錄在音軌上的樂隊來說,艾林錄音棚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建在市中心的奧斯汀老歌劇院的原址上,佔地面積六千平方英尺,配備了頂級的錄音設備,曾接待過許多知名的樂隊和音樂人,包括邦尼·瑞特、威利·尼爾遜、英迪戈女孩、荒唐的刺鳥、吉米和斯蒂維·雷伊·沃根以及尼爾·揚。

過去幾年中,“再來30英尺噪聲”的成員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只有吉它手和詞曲創作比利·迪恩·科克蘭一直跟隨著羅素,貝司手加斯·亞當和鼓手戴夫·凱利已經離開,新加盟的有吉它手戴夫·威爾金斯和小號斯圖爾特·凱爾萬。凱爾萬是樂隊中唯一擁有專業音樂學位的,他同時也在為自己的“碎石機四分衛”樂隊擔任主唱。

《混帳的生活或清澈如水》的製作人是澳大利亞人凱瑞·托爾霍斯特。早在1976年,他便率領一支名叫“恐龍”的樂隊來美國闖蕩,後來他與A&M唱片公司簽約,追隨湯姆·佩蒂和傷心者樂隊巡迴演出。如今,他一半時間呆在紐約,另一半時間則回到墨爾本。

在托爾霍斯特的指導下,羅素及其樂隊在艾林錄音棚錄製了12首歌,其中只有10首收入了最後的專輯。這10首歌的詞曲創作大都由羅素包辦,他的很多創作靈感來自於電影圈,例如《別人的公主》的主人公是一個紅髮碧眼的女子,她的原型是澳洲女星妮科爾·基德曼,而另一首未收入專輯的《另一種說話的方式》則是寫給他新結識的朋友朱迪·福斯特的。

錄製期間,樂隊在奧斯汀舉辦了一場兩小時的現場演唱會,到場觀眾有兩千人之多。演出中,羅素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和觀眾聊天。他承認《在同一片海洋中航行》唱的是他與丹妮爾·斯潘賽的情感經歷,但他開玩笑地告訴觀眾,丹妮爾也在錄製自己的專輯,他猜想那裡面的歌都是關於他的。

大部分觀眾都是女性,難怪當羅素唱到一半脫去上衣時,臺下發出了一片尖叫聲。梅格沒能到現場看演出,但顯然他仍對她念念不忘,甚至在演唱會上多次提起她。錄製一結束,他便飛往洛杉磯看望她,同時開始為朱迪·福斯特的新片《弗羅拉李子》進行準備。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弗羅拉李子》對福斯特來說意義重大,為了執導該片,她甚至推掉了在《沉默的羔羊》續集《漢尼巴爾》中繼續擔當女主角的機會。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馬戲團小丑收養了被稱作“弗羅拉李子”的流浪女,並把她培養成空中飛人表演的明星。在這個過程中,他愛上了她,卻發現她並非自己想象中的天使。

福斯特已經導演過《小神童塔特》(1991)和《回家度假》(1995)兩部電影,《弗羅拉的李子》是她最鍾愛的那一類悲情浪漫的故事。她也是該片的製片人之一,統管演員的挑選。在她的勸說下,克萊爾·丹絲決定利用在耶魯大學攻讀電影的間隙出演片中的女主角。而小丑一角,福斯特選擇了羅素。

早在1月的時候,福斯特就找過羅素。在他的提議之下,福斯特特意前往奧斯汀考察在此拍攝的可能性,她覺得如果將外景地選擇在這裡,羅素就可以一邊錄專輯,一邊拍片。然而,由於走遍奧斯汀都未發現合適的景點,福斯特只好選擇了佛羅里達的奧蘭多。

開拍前兩週,羅素在電話裡告訴福斯特一個噩耗:他在為該片中的一個登高畫面進行訓練時不慎摔傷了肩膀,必須馬上回澳大利亞動手術,說不準何時才能回來參加拍攝。

福斯特頓時驚呆了,她尤其為丹絲感到惋惜。因為這部電影,丹絲不僅放棄了學業,而且已經花了八週時間練習空中飛人。整個拍攝工作只好暫停,福斯特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耐心等待羅素的傷愈歸來,要麼找別的演員取而代之。儘管把一部造價兩千四百萬美元的電影束之高閣是極其冒險的事情,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

不久就有消息說,羅素受傷是假,目的是不想拍這部電影。由於關於他假裝受傷的說法太多,羅素只好站出來闢謠。“見到我的人都說,‘你看上去什麼毛病也沒有。’”他說,“我倒想問問,你們這些傻瓜究竟希望看到我什麼樣?我的肩膀受的是內傷,而且,我在電影裡不是端起杯子喝啤酒那麼簡單,它需要我用一隻手托起一個人的重量。我只想告訴你們,我沒有說謊!”

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清白,他甚至把動手術的照片貼到了自己的官方網站上,但因沒有醫生出來證明,他的這些做法根本於事無補。整個過程中,給他最大支持的是朱迪·福斯特,她表示已將拍攝週期作了調整,羅素儘可以在傷勢完全恢復時再來報到。

然而,羅素終究沒有出現。在擱置了一年半之後,福斯特重新啟動拍攝,並且發表正式聲明:羅素將不會參與該片。“一切都已發生變化,”她說,“羅素已經去做別的事情了,而且他也不再是這部電影最合適的人選。”

實際上,羅素並沒有在做什麼事情。回到澳大利亞後,他一直很低調。即使他真的不是在治療傷病,那麼他起碼也是在休養疲憊的身心。除了在牧場裡做一些簡單的勞動之外,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與梅格電話聯線,安排何時去洛杉磯跟她會面。

面對媒體,梅格已能很公開地談論她與丹尼斯·奎德的婚姻,這段婚姻在她遇見羅素之前已經出現了裂痕。“媒體和公眾歪曲了事實……我和丹尼斯之間從未發生過什麼激烈爭吵,而且那些有關丹尼斯先有外遇的報道也是編造出來的。”

2000年12月,隨著《一線生機》的上映,那些發生在銀幕之外的關於羅素與梅格的緋聞被退居次席。這讓導演泰勒·哈克福特大大鬆了口氣,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他的電影被任何其他的東西奪走了注意力。

不過,也許是因為這段銀幕外的戀情,影評家們批評起這部電影來則是格外地不留情面。《舊金山記事報》的韋斯利·莫里斯用嘲諷的口吻說:“如果說梅格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給我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的話,那麼我們唯一能記住的就是她和羅素比著吸菸。對她來說,香菸就是道具,也是她賦予角色的最需要的支持。”

肯尼斯·圖蘭在《洛杉磯時報》上肯定了羅素的表演才能,但他認為作為影片高潮的解救人質的戲“太過業餘”。他在文章中同時指出,“儘管我們極力避免去談羅素與梅格的戀情,但八卦小報對於此事潮水般的報道多少影響了我們對這部電影實際效果的判斷,這是一個炒作的時代,炒作有可能會助一臂之力,也可能起到反作用。”

電影上映之前,哈克福特一直很樂觀。當被問及這段戀情會否影響票房時,他回答說:“我希望人們不要用狗仔隊的眼光對待這部電影。當然,影片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一件好事,不管這種知名度來自哪裡。”

不幸的是,哈克福特的樂觀態度沒有保持多久。該片的全球票房只有五千一百萬美元,遠不及他為該片付出的六千五百萬美元的成本。哈克福特開始暴跳如雷,大罵羅素與梅格毀掉了這部電影。

哈克福特的指責令羅素十分生氣。在倫敦的一個記者招待布上,他口無遮攔地說:“那個傢伙是個蠢驢。電影就是電影。我不認為談戀愛會給電影帶來不好的影響。”

巡迴宣傳結束之後,他和哈克福特一聲招呼沒打就返回了澳洲的牧場。他試圖說服梅格和他一起回澳洲過聖誕節,但是她不願意在剛剛打贏孩子撫養權官司的情況下把兒子送回到他父親身邊。相反,她勸說羅素來洛杉磯過聖誕。羅素拒絕了,理由是他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和父母一起迎接聖誕的。

聖誕節那天,就在羅素與家人共進午餐時,電話鈴響了起來。這是梅格從洛杉磯打來的,她在電話裡說他們的關係到此為止,最好彼此別再見面。

“他痛苦極了,一頭扎進了自己的房間,”一位與羅素很親近的朋友說,“他整整兩天沒有出門。他的母親非常擔心,幸好當時親朋好友都來家中作客,作為應酬,他開始和他們一起飲酒、游泳,但再也沒有提起梅格的名字。”

「原創影人傳記」鐵拳男人羅素·克勞(十八)

將近一年的時間裡,羅素沒有在公開場合談起過梅格。2001年12月,在接受《娛樂週刊》採訪時,他第一次打破沉默。“我們是真的相愛,”他說,“感謝上帝,這件事的確發生過。對我和梅格來說,那都是我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時光。她是一個出色的人。如果要我說什麼的話,我想我應該向她道歉,因為我沒有實現對她的承諾。我覺得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與梅格分手時,羅素已經36歲。儘管一路走來緋聞不斷,但他只有過兩次真正的戀愛——一次是和丹妮爾,一次是和梅格。這兩段愛情足以讓他銘記一生,他曾因傷害了對方而深深自責,但他對女人的態度卻並未發生根本的改變。在感情問題上,他始終剛愎自用,這也註定了他將獨自一人孤獨地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