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墨盒上的重陽習俗

銅墨盒上的重陽習俗

墨盒是盛裝墨汁之器,是舊時讀書人必備的文房用具,傳說是一位賢惠的秀才妻子所創,她將絲棉裝入自己梳妝用的空粉盒,並澆上研好的墨汁,讓相公帶進考場,該便捷文具就此流傳開來,不僅取代了笨重的硯臺,還節省下研墨的時間。

我收藏有一組反映重陽節習俗的銅墨盒:敬老、賞菊、登高三方墨盒。敬老銅墨盒呈長方體,長8.3釐米,寬5.3釐米,高1.9釐米。墨盒蓋上就是一幅敬老圖。金秋時節,果實累累,一慈眉善目老者席地而坐,手端茶杯,一孩童跪地,正用茶壺給老者添茶。孩童身後是一塊巨型山石,上面置放兩個茶杯。老者身後是兩位遠方客人,一人拄龍頭柺杖,柺杖上繫著葫蘆;一人著官服,倒背雙手。整個畫面刻工精細,栩栩如生,極為傳神。

賞菊歷來是重陽節重要習俗,古人把農曆九月俗稱菊月,把九月初九稱為菊花節。在這一天要舉行菊花大會,萬人空巷,人們會出門赴會賞菊。魏晉以來,重陽節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我的菊花墨盒呈正方體,墨盒蓋上,在濃葉的襯托下,中間兩朵菊花開得正旺,瀰漫著芳香;頂上兩朵含苞欲放,花瓣勾線細膩,層次較多。墨盒蓋右方鐫刻“ 白山鄧銕仙寫”6個字,左下角有一紅色鈐印。

登高亦是重陽節的重要習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秋高氣爽,登高既能鍛鍊人的意志,又能陶冶人的情操。我的登高銅墨盒呈長方形,長10釐米,寬7釐米,高3釐米。墨盒雕刻了一幅秋日老翁登高望遠圖:樹木凋零,群山突兀,草廬簡樸,一位老翁倒背雙手,站立在山崖,翹首遠望,遠處天空有一行大雁向南遠飛,似乎要把老人的思念之情帶回故鄉,帶給親人。銅墨盒右上角鐫刻“半山清玩半丁”6個行書字和一方“陳”姓陰文印章,左上角圓圈內細刻“吟秋老兄雅玩,上柯鐫贈於故都”。(李喜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