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之以謙 行之以實 宋純鵬攜校友央視揚河大精神

“要做贍足萬類的小麥,打牢基礎,厚積薄發;要做衣被天下的棉花,大愛無私,勇者不懼;要做五穀之首的大豆,兼容幷包,勇於創新。”電視屏幕中,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侃侃而談。

10月5日,我校校長宋純鵬攜校友任魯豫、孟憲明做客央視《百家講壇》系列節目《我們的大學》,深情回顧校園生活,講述他們眼中的河南大學。

風雨中造就河大精神

河南大學,作為中原第一所現代大學,歷經百年滄桑。首任校長林伯襄先生,把“以教育致國家於富強,以科學開發民智”作為辦學宗旨,在中原大地開啟了新式高等教育。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河南大學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敵前辦學生涯。在此期間,河大師生用自己的信念與熱血譜寫文明進步的頌歌,為中國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寫下了悲壯而又自豪的一頁。

百年河大,生生不息。前瞻開放,繼往開來。

在宋純鵬看來,河南大學是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他引用小麥、棉花和大豆三種常見的作物與河南大學作類比,這三種作物既有共通性又有著各自獨特的個性,“河大的精神像小麥一樣贍足萬類,像棉花衣被天下,像大豆兼容幷包。”博覽群書的王立群、醫者仁心的胡佩蘭、音樂救國的馬可,無數河大學人身體力行,將河大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脈,其奮鬥事蹟發人深省。

宋純鵬告誡廣大青年學子“在新時代,要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融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論身處何處,都要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將海納百川,前瞻開放,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河大精神代代傳承。

百年名校的“實”與“靈”

折枝為林,生生不息。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過程中,河南大學以她博大的胸懷和強烈的使命感播撒出點點星火,成為中南地區多所高校的母體之一。從河南大學走出的優秀人才在各行各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盡獻自己的力量。

“在河南大學讀書的歲月,成為我生命當中美麗又充實的難忘經歷。在那個且學且思且行的地方,我找到了自己的熱愛,並開始堅守。”任魯豫回顧起他在河大的求學經歷:從步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河大優雅肅穆的環境便深深吸引著他,河大學人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更是深深感染著他。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恩師李曉華先生。李曉華辦公室的燈總是從凌晨亮到深夜,微微燈火照亮了河大的角落,也照亮了任魯豫前進的路。“我永遠都忘不了我的老師,他教會了我很多,我想當學生對他的尊敬已經超過了對專業的訴求,這應該就是這個學校的光榮。”

作為改革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孟憲明眼中的河南大學是“實”與“靈”的完美結合。河南大學嚴謹認真的“實”產生巨大與厚重,才思激揚的“靈”產生美妙與輕颺,在這種學習氣氛下,孟憲明懷揣夢想與堅持,在自己的創作道路上不斷添磚加瓦,越走越遠。“我常常慶幸自己來到河南大學讀書,在河南大學我沒有一件事不是對的。”

在播出之前,此次節目便引起了社會各界及河大師生的廣泛關注與討論:“《百家講壇》,不見不散”、“我們的大學,大學的我們”……河大人與河大校友為母校點贊之聲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網絡平臺接連不斷。

《央視百家》的微信投票活動中,河南大學得票數已經突破兩萬一千大關。這背後體現的是河大師生對母校深深的眷戀與熱愛。

教育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鄧柯楠收看節目後感慨道:“宋校長給我們講述了河大的歷史,彰顯了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蘊,展示了河大鮮為人知的人文情懷。我為自己身為河大學子而感到驕傲自豪,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專職人員李燚談道:“河南大學是一所底蘊深厚的學校,她給每一位懷揣夢想的學子,提供成長的機會。青年學子要抓住機遇,不怕困難,才能為母校建設出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輔導員王振光在觀看節目之後立刻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收穫:“聽到校友任魯豫和孟憲明講述大學期間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學習的場景,令我激動振奮!‘雙一流’只是開始,我相信在‘鐵塔精神’的引領下,勤勉而低調的河大人一定能夠創造出下一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