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子·雜文」郭德綱那麼「俗」,人們喜歡他啥?

郭德綱火了、郭德綱紅了,郭德綱也成功了,他及他的德雲社的一眾相聲人在人人都以為中國相聲已經“死了”的時代,卻扛著“俗”字大旗,把個瀕臨沒滅的相聲愣是拽回到了大眾面前,而且經營得風生水起、生機勃勃。

「峰子·雜文」郭德綱那麼“俗”,人們喜歡他啥?

作為80後的峰子,對於中國相聲的概念已經是很淡薄的了,除了在每年的春節晚會還有幸能看到個名叫相聲的節目之外,幾乎就看不到相聲的影子,而作為零零後的下一代,更不知道相聲身為何物?也無從知曉傳說中的中國相聲到底是去了哪裡?更不知還有個曲協的存在。常有疑惑,難道那群相聲人就只有在春節晚會的時候出來說幾句嗎,平時都在忙些什麼呢?何以為生呢?後來才明白,他們其實是衣食無憂的,有著國家的豐厚待遇在享受著呢,怪不得把個原本用以養家餬口而生的平民藝術給說沒了呢,原來他們是關起大門圍在一起在鼓搗著怎麼樣把個街頭藝術變成聖殿藝術呢。

「峰子·雜文」郭德綱那麼“俗”,人們喜歡他啥?

然而郭德綱及德雲社的突然爆紅的確給了這群相聲“雅人”一盆涼水,澆醒了這群閉門造車、自娛自樂的大人,讓他們發現,幾乎被他們給玩死了的相聲卻被郭德綱又給玩成了大眾藝術並且有燎原之勢而危及自身了,所以才有了姜昆姜老爺的反“三俗”之說以及“現在郭德綱在網上鬧那麼多事情,在道德在倫理上,出現這麼多問題,我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的這一曠世一問。

「峰子·雜文」郭德綱那麼“俗”,人們喜歡他啥?

那麼作為俗人的峰子為什麼喜歡郭德綱呢?其原因之一是郭德綱能走到今天的這個地步,可謂是含辛茹苦,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睡過鬧市玻璃櫃的人到今天的相聲界最大的贏家,可謂是付出了常人無法付出的代價。再就是郭德綱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廣泛的喜愛,正是因為他的經歷告訴他,大眾真正喜歡什麼樣的相聲,第三就是郭德綱的確有著極高的相聲造詣以及天賦,其相聲藝術的深厚功力和龐雜的才學是別的相聲人無法擁有的,四是郭德綱也同時有著很好的經營和經濟頭腦,不像別的相聲藝人只有藝術細胞而別無其他。

「峰子·雜文」郭德綱那麼“俗”,人們喜歡他啥?

風秀於林風必摧之,郭德綱的成功讓我們覺得相聲其實並沒有死,也並不是國人不喜歡聽相聲了,而是沒有會說相聲的人了而已,而這群所謂的相聲“雅”人之所以扯起了“雅”字大旗來頻頻找郭之麻煩,無非是郭德綱如日中天的氣場動搖了他們金字塔、蓋了他們風頭而槍打出頭鳥而已。故只要綱德郭在盛名之下名副其實,不驕不躁不膨脹,不去觸碰有些底線原則,自當大行其道,無懼毀摧。

「峰子·雜文」郭德綱那麼“俗”,人們喜歡他啥?

---------------------

【峰子雜文,敬請評說】部分插圖來源於網絡,峰子感謝圖片所有人,若有侵犯,敬請提示及時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