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迎來成交小高峯 5月二手房網簽破萬套

持續低迷的北京房地產市場在五一前後,迎來一波成交小高峰,房地產經紀公司的中介們開始忙碌在各個小區裡,買房人發現關注的可以交易的房子越來越少,談判的空間越來越小。

何必(化名)在5月賣了一套房子又買了一套,他意外地發現,與賣時相比,買的時候多了一個經紀公司給的七星升級服務保障協議,房地產經紀公司主動解決二手房買賣和交易中的安全和效率問題。

北京市住建委網站公示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北京二手房5月的網籤已經達到10207套,超過了2017年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2018年2月等單月的網籤量。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越趨成熟,買房人越來越理性,房地產經紀公司更加關注服務標準的提升,特別是在當前市場回暖跡象顯現時,經紀公司開始搶先佈局。5月18日,麥田房產“服務升級”戰略在京正式啟動,除了交易系統二期和麥脈APP兩大新的產品系統,同時還發布了簽約管理等三大制度。

5月20日,何必在晚上10點通過麥田房產完成了這筆交易,雖然價格與預期有一些差距,但他坦言能夠在短期內成交,與兩天裡談了三個房主有關,讓他對當前的市場有初步判斷。

麥田房產副總裁吳存勝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市場成交量的上升,是因為之前一些壓抑性的改善性購房需求,在房主不斷下調價格後,成交量出現一定回暖。

麥田是北京二手房市場的第三大房地產經紀公司,雖然麥田方面並沒有表示要通過提升服務來擴大在北京市場的份額,但通過提升服務來贏得市場卻是水到渠成。吳存勝強調,以顧客為中心才是麥田的存在價值,要求麥田的服務做到這三點,不功利、重承諾、高效率,此次推出的服務升級“組合拳”,一方面在制度上對服務品質提出了高要求,另一方面對服務工具進行優化升級,將有效提升房產交易的效率和規範,進一步保障交易安全。

經歷過長期粗放式的發展後,北京的二手房經紀行業的品質提升一直在路上,而隨著成交量的不斷攀升,一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逐漸超過新房,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交易主體,放大房地產經紀公司的市場空間,也讓房地產經紀公司之間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更有價值的服務,行業和企業才能贏得發展的未來,逐漸成為業內共識,也成為一些房地產經紀公司不約而同地突圍之選。在麥田之前,北京的其他幾家大型房地產經紀公司,鏈家和我愛我家都推出過類似的服務升級,以吸引更多客戶。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麥田地產獲悉,此次推出的“交易系統二期”,包括全面推行電子合同、交易流程可視化、將租賃納入到“七星服務保障”,同時升級新工具“麥脈”提升作業效率等方面。

而針對近期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苗頭、投機炒作有所抬頭等情況,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印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並提出了6項具體措施。提出要在熱點城市增加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地方政府穩房價外,還須“控租金”,進一步落實地方調控主體責任,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評價和監測預警體系,細化評價單元,完善對地方房地產調控工作的評價考核機制。

吳存勝告訴記者,北京市場目前並沒有太多的投機炒作現象,二手房的普通住宅交易大多是改善型置換需求,投資和投機的需求非常少。

何必就是典型的改善型需求,他出售的兩居被一位通過一居來置換房子的女士購買,何必購買的大三居房子的房主,已經買了一套近300平方米的別墅,在這個連環交易中,四個房主都在通過置換來改善居住品質。何必告訴記者,身邊的一些朋友近期都有換房的打算,一些人出手很快,一些人還在觀望。他雖然近期依然會關注房地產的政策走向,但關注度會下降。

《通知》強調,各地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認真落實穩房價、控租金,降槓桿、防風險,調結構、穩預期的目標任務,支持剛性居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經濟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