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什麼都爲孩子做好,爸媽們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

讓孩子有一點自控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然而這樣的生活卻讓孩子養成了任性的習慣,這個壞習慣將給孩子未來的生活埋下巨大隱患。小慧建議爸媽在孩子任性時不妨試試冷處理,這會使孩子因得不到關注而自動收斂脾氣。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不要什麼都為孩子做好,爸媽們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後就會做得又快又好。千萬不要做包辦父母,放開手為孩子創造做事的機會和平臺,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們也會少些麻煩。

幫助孩子開發潛能

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氣”,是“破壞狂”,其實這類孩子往往很聰明,求知慾、好奇心都比較強,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來得堅定。因此,聰明的家長要試著“縱容”孩子的淘氣和“破壞”行為,並藉機挖掘潛能,培養興趣,說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個“愛迪生”。

不要什麼都為孩子做好,爸媽們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

給孩子不斷進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也很容易因為困難而放棄努力。因此,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給他們前進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這樣孩子就能帶著父母的期待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認真瞭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再小,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去傾聽,真正瞭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對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問題、變化做出及時而細緻的引導。有了這樣的基礎,親子之間才能良好溝通,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不要什麼都為孩子做好,爸媽們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

巧妙地引導孩子自覺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說教,凡事替孩子包辦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歡的,聰明的家長只會在孩子遇到難題或行為錯誤時,從旁稍加提示引導,幫孩子解決疑難問題。這樣,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長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不要什麼都為孩子做好,爸媽們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