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本內容來源寧波足跡 十七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透過手指間望著天,我又回到那條老街,

靠在你們身邊漸行漸遠。

——《老街》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伏跗室永壽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寧波老城內傳統風貌保存最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而寶興巷則是街區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條古巷。因巷中有葛式在此開設寶興當鋪,因以此命名。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寶興巷

穿過熙熙攘攘的大道,拐過幾個彎,轉進一條衚衕小巷,便到了寶興巷,巷子全長162米,寬2.2米,混凝土路面,巷側則是居民住宅,很多住宅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風格。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寶興巷葛宅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相比熱鬧的主道,眼前的小巷子卻是很清淨。咫尺之間,彷彿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細細密密的陽光在青石壁上灑下斑駁的光影,漫步於逼仄小道上,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古老的巷子似乎正在午睡。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寶興巷4號清代民居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斗轉星移,時光流逝,它們卻留存著,它們在說話。不走近寶興巷,你很難想象,這座沉靜的小巷,卻在民國二三十年代扛起了寧波文化大氣,風靡一時。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民國時期,有不少文化名人曾居於此,近世趙孟頫-趙叔孺、“慈溪四才子”之一的馮幵、北碑書法名家錢罕、近現代書壇泰斗沙孟海、著名藏書家馮貞群、周節之之師葛夷之、被稱為蔣介石“文膽”的陳布雷……瞭解這段歷史後,足跡君覺得這裡的空氣中都飄著書香味。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蒼翠蔥蘢的爬山虎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循著屋內輕聲交談的聲音往裡走,似乎一瞬間進入時光軌道穿越到了過去,這個地方是繁華市區裡難得的一片寧靜。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慵懶的貓咪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大水缸上還有著綠植

我們走訪了幾家住在這裡的居民,撫摸如今的寶興巷的面目。

門口的大水缸、房樑上的白熾燈、狹窄的洗手間......每一個角落都在瀰漫著那些年的生活氣息。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狹窄的衛生間

踩著木質樓梯往上走,咯吱咯吱響,隨時擔心這幾塊木板會承受不住重力而斷裂。透過眼前的窗戶往外看,是視線明亮、也是心情明快。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老舊的樓梯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樓上唯一的窗戶

我們感嘆著這裡的純粹與寧靜,寸草枯榮,歲歲春秋,也感受到了來自人的“陌生”。當然此陌生,非彼陌生,而是一種“鄉音難覓”。幾百年、幾代人,來了走、走了來。這裡缺少寧波年青人的氣息啊。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掛在窗戶上的器具

巷子裡的本地人大多已搬走,留下的也不過是一些上了年紀、不想離開的老人,餘下的住戶更多的是一些外來打工的租客。短則數月,長達幾十年,對於這裡,或許他們會有比當地人更深的感情。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外來務工人士”願意待在這裡

|| “我們搬進來才4個月左右,因為老公在這邊打工,我就帶著孩子一起過來了。除了衛生間不方便點其它都還好,畢竟離市中心近的房子都很貴,這裡還算便宜。”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露天廚房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有些陳舊的空調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她們在嘮家常

|| “我在這邊已經住了20多年,以前是和房東他們一起住,後來房東搬走了,老鄉也租進來了。女兒帶著兩個外孫去了廣州,現在和兒子媳婦住在這,他們白天上班,我就給他們做做飯,一家人在這也挺好的。”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準備午飯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在倒開水

像這樣的例子在這裡有很多,寶興巷是異鄉人的歸宿。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路過的外賣小哥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本地人的守候

與這些“外來務工人士”不同,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本地人卻是對老巷的守候。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 “老了,走不動了,在這裡活了大半輩子,兒子想接我去好房子裡住,去過幾回,住不慣,'老朋友'也沒幾個,後來又搬回來了。還是熟悉的地方自在,現在兒子、兒媳一到節假日就會來看看我,這日子也不難過。”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角落的瓦斯罐

|| “小時候我就住在這了,那時候可熱鬧了,現在住著的大多都是外地來的租客,不過這邊的小夥子、小姑娘們人不錯,見到我,都會叫聲阿婆。有次飯後散步,碰上他們,還一起邊聊天邊走......不過,住在這裡最麻煩就是下雨天,最近梅雨季節多啊,房子就會漏雨。”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家門口停放著的摩托車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打掃衛生的老人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街尾開了20多年的小店

...


青磚、灰瓦、木雕、馬頭牆,彈指間,百餘年已過,往昔的繁華褪去,寶興巷的建築早已陳舊斑駁,成了另一番景緻。

海曙百年老巷——寶興巷,古巷悠悠,幾多冷暖

△寶興巷

或許有人不捨、有人遺憾、有人無動於衷......無論何種情感,老巷任世外繁華衰敗,而無一聲嘆息。大抵也正因如此,有心人心裡有老巷,這裡才多了幾分韻味、幾許情懷吧。

百年老巷逐漸消失,我們懷念的是巷子裡的煙火氣。

今日互動

關於寶興巷,你有什麼記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