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使輪到A輪這個階段(也是從0到1階段),怎麼去做?

今天我們著重講的是從天使輪到A輪這個階段(也是從0到1階段),怎麼去做?

一、從天使輪到A輪階段的四大關鍵任務

從0到1階段的任務,關鍵是:

①找方向;

②找切入點;

③做產品;

④組團隊。

(一)第一個關鍵點:選擇方向或者賽道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或者賽道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會影響到你未來三年、五年、十年。

什麼樣的方向和賽道是投資者願意去看的?

1.有足夠大的市場

要有一條長長的雪道,你用幾年時間順勢而為去滾出一個大大的雪球,這叫市場要大。怎樣的市場夠大?

從做生意的角度,在10億級別的市場裡,幾百萬、上千萬的份額都是很好的。但對資本來講,不管我是在天使輪還是在B輪階段投你,都需要後面有一個足夠大的空間。即使你現在做到上市階段,你也需要給後面的投資人一個足夠大的空間。

如果他覺得你的天花板就是在10個億,儘管你現在已經做到幾個億了,你也很難在資本市場上被很好地定價。你是在一個百億的還是更大的市場裡?這是資本願意看的。

2.對未來、對趨勢的判斷

這個時代變化得太快了,要把握行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有的行業像一面倒塌中的牆,你再努力也很難獲得比較大的成功;有的行業可能做著做著就沒了;有的行業面臨成本結構的重構;有的行業可能正處於孕育中。這個世界變化很快,你很難做精準的判斷,但方向性的判斷是需要有的,這是你做選擇時需要考慮的。

3.世界觀和格局觀

世界觀講的是,你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或者你怎麼看待你所在的行業?

如果你要畫一個經緯度,在一個大的行業裡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參與者,它們在解決什麼問題?你在解決什麼問題?能夠在這個行業裡扮演怎樣一個角色?對這個行業的上下游、價值鏈產生怎樣一個影響?能不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我們要想的,你所選擇的這條賽道、這個行業,你在其中是不是能夠有較大的影響力?

4.時機選擇(timing)的問題

就是時間窗口,可以從大的和小的兩個角度來講。

大的來講,就是對風口的判斷。要正確理解風口,風口可能是媒體和資本的關注導致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行業內在的關鍵驅動因素髮生了比較重要的變化,導致行業發生重大的變化,這叫關鍵點或者拐點。這個點到來的時候,是所謂的風口。

小的來講,是對同行的判斷,你是一個先進入者,還是一個跟隨者?如果這個領域已經有一定的領先者了,你跟他做的事情又非常同質化,那這個事情就很難辦了。世界變得越來越快,一條賽道很可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已經被決定得差不多了。

今天我們講領先者,不是說它的市場佔有率已經佔到非常高了,佔到30%、50%以上,而是它已經被業界所認知,並且融到了千萬美金級別,融到了B輪階段,我們就可以認為它是一個領先者了,它會比你更有優勢。

從天使輪到A輪這個階段(也是從0到1階段),怎麼去做?

(二)第二個關鍵點:找切入點,足夠小的切入點,以針扎破天

做完大的判斷,就得邁開第一步,做眼下要做的事情。找方向是看得遠,找切入點就是眼前的事。選的賽道(市場)要很大,找的切入點要足夠小。小,從而很鋒利、很尖銳,像一根針一樣,能夠一針扎破天。

小有小的好處,做得足夠小,可能巨頭們會看不懂,或者瞧不上、看不起。也只有足夠小,才能把事情做得足夠好,做到極致,能夠讓自己成為領先乃至第一。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個小賽道,讓自己成為領先者。

怎麼找到這個小的切入點呢?大概有幾個參考的點。

1.剛性需求

指解決了什麼問題,這個點是不是很痛?跟它相對應的是弱需求,還有一種叫偽需求。

弱需求是需要你教育市場的,會很辛苦,事情會做得很鈍。在早期的階段,如果需求比較弱的話,推進就不會那麼快、那麼尖銳。

在過去市場比較熱的時候,VC投了大把的資金來燒錢,做補貼。有些產品和服務,補貼一停,用戶全跑了。這就是假的需求,消費者不是衝著產品和服務來的,而是衝著10塊錢、20塊錢來的,這就是偽需求。

2.差異化

能夠成為細分的第一,逐漸走到壟斷。

同質化競爭陷阱會導致價值的毀滅,尤其在今天這樣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當互聯網把世界變得更平,把各種信息不對稱捋平之後,贏家會越來越少。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個領先者,很可能你就不會有自己的發展機會,所以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的價值,讓自己成為領先者。

3.從小到大

商業模式要直接具有延展性。在一個小的切入點進入之後,它有很好的延展性,能夠讓你從一個小細分領域,延展到一個大市場,不要太繞。

案例:滴滴打車

滴滴的出發點是什麼?是打車。

打車是一個相對剛性的需求;

打車是一個比較高頻的需求。

所以滴滴在這樣一個相對小的切入點,也就是打車這樣的細分切入點切入之後,幹掉了“搖搖招車”,併購了“快的打車”,讓自己成為打車領域的領先者,這是第一步。

從天使輪到A輪這個階段(也是從0到1階段),怎麼去做?

第二步,高頻打低頻,從打車延展到專車、拼車,乃至巴士等等這種出行的領域。從小市場進入一個大市場,這就是它的路徑。

如果它一出來就說,我要做的是出行,我們就暈了。什麼叫出行?出行是一個大市場,但是它太抽象,不是具象化的一種剛性需求。政府可能也不見得讓你做這件事。所以你要找到一個具體的、明確的、打車這樣的需求,解決一個剛性問題。

它的特點就在於高頻,不像原來的易到,在高端商務用車裡頻次太低了,延展性就不強。從易到延展到打車可能就很難,而從打車延展到快車、拼車,就很方便。所以這就是從小到大,從打車到出行市場,具有了很好的延展性。

(三)第三個關鍵點:做好產品,快速迭代

做好了切入點的選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把產品做好。

產品也包含服務,服務也是一種產品。在天使到A輪階段,把產品給做出來,就是把“1”給確立起來,沒有產品的“1”,去做市場和營銷都是沒用的。

怎樣算把產品的“1”給確立了?

1.儘快把MVP(最小可用化產品)做出來,在這個基礎上快速迭代。

精益創業路徑,通過市場的方式去迭代。將第一代產品、demo(Demonstration,樣片)、工程機(專門做測試用的機子),或者線上的產品儘快地推出來,以此為基礎進行快速迭代。

如果你花了半年、一年的時間一直在內部開發,也沒有放到市場上去,有可能是閉門造車。當你用了半年時間做完之後,最後有可能會發現:

你的產品根本不是市場所需要的;

你的產品可能是市場所需要的,但是過了半年,這個市場已經完全變了天了。你的一些同行們,可能早就已經在往前跑了。

2.以市場測試為基礎來改進產品和服務

這個時候做的是一個測試期,是小範圍內、可控制的一些做法。不要產品還不成熟的時候,一下子使勁投放市場,也不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拼資源,這是一個減分項,可資本化的項目重點不是拼資源。

用常規化打法去做市場的測試:

一個產品出來先找10個人用,它出來怎樣一個轉化率,有怎樣一些反饋,有一些什麼樣的問題,趕緊做調整和改進,然後再拿給100個人用,或者更多一些客戶去用,出來怎樣的效果,改進、改進……然後再擴大一些。

這樣就會有一些關鍵數據,不同的項目、不同的產品或服務關鍵數據不一樣。

用戶的轉化率、付費率、留存率等這樣一些數據,掌握到了一定程度再真正地做市場投放。從1到N階段,做市場的階段,用一些資源去做投放是好事,這是一個加分項,但本身用一些常規化的方法也能夠很好地做市場。

但是從0到1的這個階段,你要避免用補貼、資源投放的手段做事。補貼就是一個誤導用戶,但更重要的可能是誤導創業者自己的一件事,它會掩蓋產品真實的市場反饋。

3.以天使用戶為基礎,要實現自增長

這是一個比較良性的增長狀態,而不是通過一些強推的方式實現。

4.關注用戶/客戶的獲取成本與用戶/客戶價值

不論是2C、2B的企業級服務,還是個人消費互聯網的產品,都會有用戶的獲取成本。人力投入(找多少個銷售人員去投入)、資源投放,都是有成本的。

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講,用戶的價值要高於用戶成本,這個生意才是可以轉得起來的,否則就不行。

用戶的價值需要一定的時間實現:

用戶有客單價,就是能夠給你付多少錢;

用戶能給你付多少次,就是頻次;

用戶會持續多長時間,叫生命週期。

比如,你一個用戶獲取成本可能是100塊錢,他第一次給你付費可能是付了20塊錢,他能不能付費5次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

如果用戶獲取成本和用戶價值的比例是1:1,說明這個時候還沒到市場推廣,還沒走出從0到1這個階段;

如果比例是1:3,就是一個比較滿意的數字了。這個“1”可能就確立了,就可以做市場投放了,你就可以從1走到10,從1走到N。

但如果這些數據都是不那麼滿意的,就還得再去做迭代,改進產品、改進服務、改進作業流程、改進跟客戶的關鍵話術;一個銷售人員,每天跑多少客戶,用怎樣一種方式實現更高的轉化?這都是產品化的過程。

所以,產品從0到1把這些點做好了,就是確立商業模式、能夠做數據的前提。

在這個階段,定了大的方向,包括定了切入點也不見得一下子就能抓住好的切入點,產品不見得一下子就能夠被市場所歡迎。也不知道這個時間是三個月、半年、還是一年才能走過從0到1的過程。

不管是用自己的錢,還是融了一筆天使投資,甚至A輪融了上千萬的投資,這個階段都得要做成本控制,做節流,不要花錢做太多的市場投放。因為這是在驗證商業模式,確定方向、完善產品的階段,切記要把成本控制好,做好節流。開源的時間還沒到,只能做節流。

(四)第四個關鍵點:組好團隊

事為先,人為重。前面講的都還是事,人其實是最重要的。

1.對創始人的要求

對於人而言,首先要看老大。一個創業企業應該要有一個明確的老大,沒有明確的老大,就好比沒有靈魂。一艘船沒有船長,沒有舵手,要想搏擊大海,要揚帆啟航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投資人一般會希望創業企業有一個明確的創始人。

對於明確的創始人,股權、結構也要能配合體現這一點。不要說“兄弟們,大家一起創業,每個人平均一下股份”,這有太多的教訓,基本上沒有成功的案例。因為創業要走的路很長,這裡有時候沒有對與錯,只有誰是關鍵的決策人,並且配合足夠的股權和利益。

創始人需要有幾個特質:

1)高瞻遠矚

創始人要把眼光放遠一些,能夠有方向感,有格局感。

什麼叫有方向感?有格局感?

首先有一個目標,知道想去向何方,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拿下來。

其次,要能規劃路徑。從所在的點出發,怎麼樣往想去的地方。要有一個路徑選擇,這叫定戰略。

當然我們很難規劃細節,但是有一個大的路徑,在走的過程中,可能會不停地去調整一些具體的策略,這需要方向感。

2)腳踏實地

有的創始人只會誇誇其談,但是不能夠把事情搞定,這樣是不行的。在早期階段,很多時候還得創始人衝鋒在一線,要能夠自己搞定客戶,解決產品的關鍵問題。要能夠落地,能夠懂產品、懂業務、懂市場,這叫腳踏實地。

3)會忽悠

這個詞不太好聽,可能會有誤解。換句話說,得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說服力。

忽悠誰呢?

第一,得忽悠像我們這樣的投資人,得忽悠錢。讓投資人相信“儘管我現在就那麼幾桿槍,但是投了我可以帶來百倍回報,我們能夠成為一家很牛逼的企業”。初創企業的創始人也拿不出多少東西來,只能講未來,這叫會忽悠投資人。

第二,得忽悠你的兄弟們。“儘管現在工資有限,條件也那麼差,但是你們要相信,跟著老大有酒喝、有肉吃、有妹子泡,能夠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要能夠忽悠團隊跟著你走,跟著你幹,你也拿不出那麼高的薪資來,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就得相信夢想。

第三,得忽悠客戶。“儘管我的產品其實還不太完美,但是你們可以去嘗試,我會給你帶來更多價值。你們要有多一點的參與感,你們幫我一起感應產品,做我的天使用戶”。所以創始人要能夠忽悠用戶,你的產品不可能一下子就是完美的,你不見得就是最佳選擇,但是你要說服你的客戶來用你的產品。

第四,需要被忽悠的最重要的人是誰?創始人自己。你自己要相信,才會有這種感染力,這種說服力。如果你自己是不信的,就真的是純忽悠,是個騙子。

因此,創始人首先要自己信,信的背後,需要你有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有一些商業邏輯的判斷,有自己比較深度的思考。因為你信,有這樣的基礎,你才能感染到投資人,感染到你的兄弟,感染到你的客戶,而不是純誇誇其談。

會忽悠不等於你會講話,創始人有不同特質,有的人就是特別務實,有的人可能像馬雲那樣,特別有感染力有張力。重要的是你真的相信,並且感染到對方,這樣的忽悠能力就有影響力。

對於投資人來講,和一個創始人聊5分鐘,這5分鐘其實真的已經決定了很多事情了。一個創始人很多時候是有氣場的,他是能夠感染到投資人的,能夠判斷出他是不是能夠帶領企業達到一定高度的人。但是這個氣場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

創始人要帶著開放的心態,快速學習,快速迭代,突破自己的瓶頸,尤其現在企業成長速度非常之快。一個新創立的企業,可能在一兩年時間就營收超過1億美金,兩年的時間成為一家獨角獸的公司也越來越多。

這些創始人以前可能也沒做過獨角獸的企業,也沒帶領多幾千個兄弟做過,創始人自己就不能成為企業發展瓶頸。

從天使輪到A輪這個階段(也是從0到1階段),怎麼去做?

2.對團隊組合的要求:要找可用的團隊

要有一個匹配的團隊,找可用而非豪華的團隊組合。

從0到1階段是需要創始人自己帶領兄弟們衝到一線,去磕市場、磕用戶、磕產品。雖然阿里的運營很牛,美團的全國地推也很牛,但是這些人找過來,在初創企業從0到1的階段的是用不到的。這時候還不需要做全國市場,需要找的是自己的感覺。

當創業企業走過了從0到1,融到了A輪、B輪,有足夠的錢,要在全國跑馬圈地,讓自己成為全國領先者的時候,也有資本、有能力找最豪華的團隊,這些團隊也才會有用武之地。

創始人不用太追求非得找一個豪華團隊,但是要在做的過程中,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不停地突破瓶頸期,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找比你更優秀的人才,更好地去做CTO、做CMO、做市場。這就是一個領先者所具備的優勢,他能夠更好地搶人、搶錢、搶資源。一旦走過了這個過程,就能去找更牛逼的人。

二、關於融資的兩點建議

第一,融資是個路徑選擇的問題。

如果想快速成長,只要能夠融資,都建議大家融資。你要融資,就要選擇可資本化的路徑。如果你只是想賺點錢,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那不要融資。一旦融了資,就意味著你要選擇一條資本化的道路,意味著可能會有一些外部的機構進來,意味著你可能要跑得比較快,不能慢慢地走,不能只是賺點錢。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融資,有的企業賽道方向選的不是適合融資的、可資本化的方向,那就不要融資,不要想著迅速把規模做大,要想的是怎麼樣把利潤、把財務模型跑好。

第二,什麼階段都可以融資,但融資是一個說服力的問題。

你是可以憑一個idea、一個商業計劃書,什麼都沒有就融資的創始人嗎?還是你需要跑一個階段才能融資?背後同樣都是說服力。

雷軍如果出來幹一個新事,什麼事情都沒做就有一堆人願意給他錢,因為他的說服力很強,他的背景、他過往的經歷就是他的說服力,所以他可以在什麼事情都沒幹的時候就融資。

從天使輪到A輪這個階段(也是從0到1階段),怎麼去做?

有的創始人可能說服力不是那麼強,要融資可能就得自己先往前走一步,把產品做出來一些才能融資。也有一些創始人,投資人也不知道你的東西,你做的demo(樣片)到底行不行,你的說服力就不夠強,你可能就需要跑一點數據再去融資。

融資是一個說服力的問題,沒有早與晚,但如果能融資,建議你早一點融資。因為資本一方面可以帶來錢,另外一方面可以帶來路徑選擇。

當你選對了方向,有團隊和demo的時候,你就可以融天使的錢。有了數據,能夠驗證你的商業模式的時候,你可以到A輪。天使階段典型的估值可能是在幾千萬人民幣的級別,A輪可能是在1-3億這種估值的級別。每一輪的融資它是得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的。

但是如果在從天使到A輪這個階段,你還不能拿出很明確的臺階式成績出來,而你又需要錢,那怎麼辦?你就拿一些過渡性的融資,我們現在開始出來天使A輪、B輪,又出來PreA、A+、B+、B系列等,這都是叫過渡階段的融資。

天使、A輪、B輪都是一個大臺階的融資,它有時候出讓的股權比例也會相對多一些,而在過渡階段融資,你可以沒有那麼清晰的臺階式的成長或成績,也可以少出讓一些股份。

舉個例子,5個點或10個點以內,估值也不用提升太多。先拿一筆錢,繼續往前跑一段,再跑到A輪。天使到A輪一般可以有個估值的臺階式的提升,但天使到PreA,可能這個估值就不需要太多。

總體而言,初創企業始終要保持線上足夠的現金儲備,能夠讓你跑到下一個目標,並且還有一定冗餘的資金儲備,這是要做的目標。如果覺得錢不夠的時候,融資也是一個迭代的過程,不要想著我一下融一筆大的,把事情做得非常之牛逼,這是很難實現的。

因此,要階段性的、過渡性的、快速性的迭代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