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這個文件爲何這麼振奮人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指出,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政策部署過程中,督查檢查可以“改進黨的作風、激勵廣大幹部作為”,發揮著“激勵鞭策的指揮棒作用”。但一些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複、重留痕輕實績等問題,讓地方和基層應接不暇、不堪重負,幹部群眾反映強烈,既不利於集中精力抓落實,也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損害黨群幹群關係。”

中央的這個文件為何這麼振奮人心?

這個文件的引人之處在於把問題點的很透,切重了當前地方和基層幹部的痛點,抓住了要害實質,敢於揭短亮醜、暴露問題所在,點了某些人借督查考核搞形式主義的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文件指出,必要的記錄、臺賬要看,但主要要看工作實績,不能一味要求基層填表格報材料,不能簡單以留痕多少評判工作好壞,不能工作剛安排就督查檢查、剛部署就進行考核,說這是在搞花拳繡腿,繁文縟節,做表面文章。

中央的這個文件為何這麼振奮人心?

大家是不是感到這些話說得特別實際,也特別想象,實際工作在基層的一線幹部感覺就是這樣子的。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考核檢查,“五加二”“白加黑”對有的基層幹部已經變成了常態,只有工作日,沒有休息日的模式讓基層的同志普遍焦慮、不堪重負。同時,過多過繁的督查檢查也嚴重干擾了基層的正常工作秩序,失去了工作效率。

中央的這個文件為何這麼振奮人心?

另一方面講,一些領導幹部動不動喜歡使用所謂的督查、考核管理約束基層,把它作為推動工作的唯一方法,也說明了其工作作風簡單,水平不高,不願意親自到實地、看實情,進行有效的調查研究,動不動便以“督查”、"追責"的大棒嚇唬幹部,好像留了痕跡才有工作業績,實際上是缺乏調動基層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有效辦法和措施。結果,適得其反,不但讓基層幹部整天在“恐懼”中度過,長期下去還養成了一些人的皮遢作風。

中央的這個文件為何這麼振奮人心?

所以,作為一名懂得基層工作的領導幹部,應該設身處地的從基層幹部的角度考慮問題,多理解他們的不易和難處,少些指責和動不動就拿出來的“追責”“問責”。要腳踏實地、親臨現場指導,多到一線與基層幹部交朋友,帶領他們完成工作任務,而不是背靠背指揮、兩張皮瞎鬧。要相信基層幹部是懂情感、有素質的,“以情帶兵”才是正確唯一的選擇,過多的督導和問責,只會讓工作變糟。

中央的這個文件為何這麼振奮人心?

針對問題所在,文件提出下一步將從源頭抓起。規定除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外,不得自行設置以地方黨委和政府為對象的督查檢查考核項目,確需開展的,一事一報。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原則上每年搞1次綜合性督查檢查考核。各省區市督查檢查,對縣鄉村和廠礦企業學校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要減少50%以上,還要報中辦備案。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接受社會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