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采後施肥不能叫做「月子肥」!果樹真正的「月子肥」是花後肥

為了便於推廣,農業技術人員總在想盡辦法,把複雜的技術通俗化。有人形象地把採收果實比作“女人坐月子”,把果樹採後施肥叫做“月子肥”。

“月子肥”的提法由來已久,也流傳甚廣,但筆者認為把採後施肥比作“月子肥”不妥。不是咬文嚼字,而是這種不當的比喻,會給生產帶來誤導。

女人“坐月子”有以下特點,一是體力消耗特別大。二是產後飲食要少而精。三是隨後要哺育孩子,肩上的擔子變重了。這些特點與果實採收完全沒有相似之處。


果園採後施肥不能叫做“月子肥”!果樹真正的“月子肥”是花後肥


一、果實接近成熟,樹體對果實的養分供應逐步減少,果實採收不會導致樹體“體力”產生巨大消耗。

二、果實採收後秋施基肥,講究量大、成分多,有機肥、大化肥、生物菌、土壤調理劑樣樣齊全,而不是講究少而精。

三、果實採收脫離了樹體,樹體負擔不是重了而是輕了。

在果樹全年發育過程中,花後施肥最符合“坐月子”的特點。

首先,開花坐果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有的積累差的,甚至會在花後出現脫肥現象,導致樹體急劇衰弱。這與女人坐月子傷身子是一模一樣的。

其次,花後為了促進坐果,維持樹勢穩定,追肥不能多但肥料質量要高,肥效發揮快。這與女人產後飲食要少而精是一模一樣的。

再次,幼果坐住後,樹體要源源不斷地給果實供應養分,把果實養大,樹體負擔加重了。這與女人生下小孩後要擔負哺育任務是一模一樣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麼個結論:採後肥是基礎肥,是為來年打基礎的肥,花後肥才是真正的“月子肥”。

正因為這種不當的比喻,導致人們忽視了花後“月子肥”的重要性,給生產帶來了諸多問題。不少人頭腦中沒有花後施肥的概念,有的花後施肥應付了事。

花後不施或少施肥,第一不利於果個膨大。幼果的第一個發育階段是細胞分裂,細胞分裂越快越多,將來果個才越大。拿蘋果來說,花後40天,幼果細胞數要由20萬個快速增加到4000萬個。花後缺肥,後期施肥量再大,果個也不會理想。第二不利於樹體恢復。花後果樹脫肥,導致樹體衰弱,落花落果嚴重,黃葉病、流膠病大多集中在花後發生,都與養分供應不足有關。

最後再次強調,果樹真正的“月子肥”是花後肥,而不是採後肥。採後肥是基礎肥要重視,花後肥是“月子肥”,也萬萬不可忽視。來源 運城鼎豐農資



磷鉀金庫®~食品級磷酸二氫鉀

提供專業權威的產品檢測報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壯籽抗倒,作物增產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