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郭振華,山東淄博人,與共和國同齡,屬相佔牛,少時有幸目睹著名書法大家舒同先生揮椽鉅製,得以書法藝術啟蒙;上世紀60年代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後拜山東美協副主席呂學勤先生學民俗畫創作。中年由企業調入政府工作。十幾年來其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堅持工作之餘潛心研究書畫藝術,併為省內外旅遊景點、商業設施等題寫過諸多匾額、楹聯。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兼書藝委委員、舒同書法研究會(全國)副會長兼山東舒同書畫研究院副理事長、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委會理事、山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郭振華書法由舒同體入手,始以模擬,終於變化,堅持以顏、柳兩帖為本體,廣臨何紹基、華世奎等諸家墨跡,藝取百家長,追求以文化的視角探研書理,維持正脈傳承,把握時代潮流,將行草書法飛動圓勁的筆意使轉,融入“顏”、“何”、“舒”諸體沉雄渾厚的鐘鼎禮器感之中,以生機勃勃的線條運動旋律,表現漢字深層之美,不拘泥於一筆一字之完璧,而求整體氣韻的酣暢生動,“不失本體賦新意,韻取舒同又不同”,逐漸形成了“寬博雄強、豐潤婉暢”的藝術特徵。2005年4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專家曾致函邀稿稱“您的書法,師舒同又有創新,在全國寥寥無幾,達到極高水平。......”由此而更加激發了他的書藝創作熱情,在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創作隊伍中堪稱舒體書法藝術的重要傳承人。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振華先生不僅致力於書畫藝術創作,而且在書法理論上也多有探研。《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羲之書畫報》等各大專業媒體皆不斷刊發過他的追憶、賞析舒同書法藝術的文章,併為海內外研究舒同書法藝術的專家、學者所共識。2015年11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編的《舒同百年紀念文集》後,其書藝水平得到了再次昇華;深邃的理論思考和勤奮的書法實踐,使他在藝術創作火候的錘鍊上表現出了較強的平衡能力,獲得了制約中的自由天地。2005年是舒同先生誕辰110週年。作為舒體書法藝術重要傳承人的他,按照先師“書法要在創新中繼承”的一貫思想主張和精神原則,踐行“韻取舒同又不同”的創作理念,撰著了《郭振華書舒體真草千字文》以紀念恩師;並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中國圖書網等發行全國。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郭振華先生的書法造詣,尤其引起舒同故鄉江西省有關部門領導的關注與重視。2009年受邀為舒同故里江西東鄉標誌性建築“吉和寶塔”頂層題寫了“萬象更新”匾額;2010年斬獲“全國紅旗頌愛國書畫大展”書法組唯一金獎;2012年江西撫州市政協和當地旅遊局再次邀請振華先生,為恢復重建的北宋江南名樓擬峴臺題寫抱柱楹聯和《王安石·為裴使君賦擬峴臺》壁掛詩文墨稿。2015年應邀為江西黎川南宋古廊橋“新豐橋”題寫楹聯。

近年來,振華先生更是視野漸寬,又能負笈遠遊虛心求教南北方家,問道於海內外同仁,盡心敦慎,不斷充實自身學養。他說,“書法藝術,不僅僅是自我欣賞的,而是要給別人看、為社會服務的,欲求社會承認,必須自己有分量。”所以多年來,他一直堅持以類聚、以群分的原則,儘可能的根據需者要求進行創作,從不千篇一律,應付了事。如今,其繪畫與書法同工,且皆能見墨見筆,自然天成,創意寬廣,獨法心靈,不與人同,作品深得群眾珍愛。2016年12月應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王京龍教授之邀,完成省社科普及與應用重點項目2015年立項課題《管子與孔子的歷史對話(插圖本)》之全部插圖,並由齊魯書社出版發行。(作者劉小龍系《山東藝術收藏》執行主編《書法報》特約評論員)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舒同書法藝術傳承人郭振華作品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