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中亞國際博覽】很多人也許聽說過比特幣,也聽說過“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但並不清楚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那麼,區塊鏈的底層到底是什麼呢?

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在解開這個謎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互聯網大佬們都是怎麼說的。

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認為:“區塊鏈中,底層是數學,中層是法律,上層是經濟行為。

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張首晟


他在《區塊鏈世界是怎樣的》一文中寫到:“人類最容易達到共識的是數學。用數學作為信任的機制,是最自然的做法。真正的區塊鏈時代,就是使得我們相互間的信任建築在數學的基礎上。因為數學的形態是最最精準的,在精準的意義下,也是最易達到共識的。在區塊鏈時代,最根本的經濟行為,就是信任的機制,建立在數學之上。”

在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中,蔡文勝說:“區塊鏈的底層架構是數學邏輯,中層思想是哲學思考,最高層是神學信仰。

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蔡文勝

而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則認為:“區塊鏈叫分佈式賬本技術,就是個記賬工具。人類的協作需要記賬,但自發擴展的秩序,會出現各種數學手段來形成動態的共識。我覺得和神學沒什麼關係。”

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陳偉星

答案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了,區塊鏈的底層居然是數學?何解?

莫急,聽ETM君慢慢道來。

區塊鏈的底層為何是數學?

對區塊鏈技術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支持區塊鏈的重要底層加密技術是創新的不對稱加密算法。現在應用最廣泛的不對稱加密算法是基於橢圓曲線的加密算法,其核心就是來自於代數幾何中橢圓曲線上的算術理論。

在區塊鏈中,基於非對稱加密算法,每個用戶都有一對密鑰——公鑰和私鑰。用戶要進行交易,就必須用私鑰對原數據進行簽名,只有對應的公鑰才能驗證簽名串與原數據是匹配的。同時,用公鑰加密的原數據,只有對應的私鑰才能解開,這樣就使得原數據在網絡中傳播不被竊取,保護隱私。

這一舉措,實際上完成了一個人類歷史上從未完成的壯舉:過去,人們之間進行交易必須依賴基於血液、鄉鄰或第三方來建立信任,開展交易,但在區塊鏈世界中,卻以數學的方式為人們建立了新的不可動搖的信任通道。

應該說,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以及個人數據、數字資產等安全問題,都與數學緊密相關。換言之,當我們談論區塊鏈的一些特質,比如不可篡改、安全、機器信任等時,談論的其實都是區塊鏈的數學特性

此外,諸如跨鏈交易、資產互換、零知識證明等,也同樣與數學緊密聯繫。En-Tan-Mo甚至將數學引入其投票制度中的權益調節模型、去中心化體系中的動態價格形成等,極有代表性的呈現出了區塊鏈與數學間的這種依存關係。

這種依存關係,一方面使人們在區塊鏈中獲得了基於數學的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引發了一個更深層的思考:我們未來的文明,是否將以數字為基石呢?

“萬物皆數”

公元前六世紀,當希臘群島的哲學家們面對事物無情的形成與消逝時,終於忍不住問:事物的實際是什麼呢?我們如何解釋事物中的變化過程?換言之,究竟哪種“物質”構成了萬事萬物?

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認為是水,阿拉克西米尼認為是氣。畢達哥拉斯學派卻獨樹一幟,認為事物是由數構成的,即著名的“萬物皆數”。

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泰勒斯

這種觀點認為, 1是最神聖的數字。1生2,2生諸數,數生點,點生線,線生面,面生體,體生萬物。首先生出水、火、氣、土四大元素, 四大元素又轉化出天、地、人及萬事萬物。

這一觀點被後人嘲為“荒唐可笑”,但事實上,其背後卻是一整套的哲學觀念,即形式的概念。在他們看來,形式意味著限定,而數代表了限定(形式)在無限定者(質料)上的運用。數學的重要性,關係到的是哲學中形式或“理念”的問題。

兩千多年後,我們回頭審視以數學為底層技術的區塊鏈,不正是嘗試以限定(形式)在無限定者(質料)上的運用麼?

《道德經》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區塊鏈的底層是什麼?

數學家萊布尼茨也曾用二進制來解釋陰陽問題,如果我們重新回到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問題,是否可以真的斬釘截鐵的說:世界不是數構成的呢?

如果,在過去的兩千多年裡,這個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隨著信息科學的崛起,隨著數字化的無孔不入,隨著區塊鏈的步步推進,我們還能毫不遲疑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區塊鏈為根基衍生出的一系列哲學問題,竟是引人遐思了。

我們的世界,或許還有另一副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