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聯賽規則再加一條,將更有利於年輕球員的成長

CBA自1995年成立至今已有二十餘載,一個從蹣跚學步到青壯年也只不過是二十年時間,按道理這麼多年的磨礪應該是出成績的時候,但每逢大賽依舊是舉步維艱,偶有靈光閃現最終依然偃旗息鼓;但自新任籃協主席姚明上任以來,對球隊進行了幾項大膽的革新,賽制的變化,規則的調整,實行雙國家隊,對球員的邀請制等等,讓我們對中國籃球的未來又充滿了新的希望。

CBA聯賽規則再加一條,將更有利於年輕球員的成長

回首多年來的CBA賽場,一年又一年的比賽的確也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球員,如96黃金一代確實挑起了國家隊的大梁,在國際賽場上大放異彩,讓國人感覺揚眉吐氣。職業球員的黃金年齡是非常短暫的,再後來大姚,大致,大巴號稱中國移動長城的時代又短暫的在中國籃球史上閃耀幾年,之後中國籃球不僅在國際賽場上毫無建樹,甚至在亞洲都難成霸主。一次次的賽場失利我們只能歸結為新老交替,再後來就是球員年輕,缺乏大賽經驗,這似乎成了我們一成不變的藉口。可我們的CBA賽場難道不是球員歷練的最好平臺嗎?就不能歷練出優秀的球員嗎?過去的已經成為球迷心中永遠的痛,歷史終歸要翻過去的,隨著籃球趨勢的發展,讓懂球的人掌管籃球,終於中國的籃球走出了陰霾,邁出了籃球改革的大步,雖然時間不太長,但其成效想必已經無需多言了。

CBA聯賽規則再加一條,將更有利於年輕球員的成長

再有不足一個月時間18-19新賽季即將開打,而大部分球隊的人員註冊已經完成,新賽季的比賽也增加到了46場次,這更有利球員的鍛鍊和提高,在外援的使用上也取消了亞外,賽制上第四節實行單外援作戰更有利於鍛鍊國內球員,這些看似完美的新賽季讓人們對其充滿了期待。但為了不在有新老交替之說,不在有球員年輕的藉口,小編覺得在新的賽制上應該再加上一條,“參賽的各支球隊在四節比賽中每節至少確保有一名新人在場上,或者至少保證有兩節必須有一名新銳球員在場上參加比賽,否則違規,或者扣分等”這樣在平時的比賽中悄悄的完成新老交替的問題,另外在發展鍛鍊新人方面更有利,也不會再有參賽經驗少,缺乏鍛鍊之說了。看看廣東隊的趙睿,胡明軒,楊金蒙等球員,不是主力球員出現傷病,他們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嗎?能從一眾板凳球員中脫穎而出嗎?相信球迷朋友們的答案不言自明。

CBA聯賽規則再加一條,將更有利於年輕球員的成長

縱觀二十多年的CBA發展史,功夫下得不小,給我們的對手及NBA球員提供了豐厚的薪酬及就業,出色之後依然會回到自己夢想的NBA舞臺打球,而我們的球員卻只能坐在場邊為其鼓掌喝彩,苦熬著等待職業生涯走向盡頭,我泱泱大國不乏人才,而缺少的是伯樂。而今在姚主席的大旗下,希望改革更徹底些,讓我們的年輕球員及早的走進職業的大門,也許在以後的國際賽場上就少一些青黃不接的時代。希望中國籃球的身影能夠儘早出現在國際大賽的舞臺上,為國爭光。

CBA聯賽規則再加一條,將更有利於年輕球員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