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在嗎,能借我點錢嗎?」——這種套路千萬別信!「平安警務室」

警惕:“在吗,能借我点钱吗?”——这种套路千万别信!「平安警务室」

連人都沒見到,只是在電話、QQ、微信和郵件裡提借錢,遇到這樣的求助,即便對方是領導、同學甚至朋友,您都得小心了,肯定是一個騙局。

又或者你以為名字、頭像都對,就一定是你的好友嗎?

案 例

“在嗎?找你有點事!”突然收到好友(作案人甲)發來的QQ信息。“遇到點急事,能不能幫幫忙借我800元錢。”受害人小張心想朋友一定是遇到難事了,不然不會這麼著急地向他借錢,便沒有了戒備之心,用微信轉賬了800元。半小時後,甲說自己出了車禍,現在人在醫院,需要1000元救命。小張再次不假思索立即給其轉了錢。甲收到錢後連聲道謝,並承諾第二天還錢。可到了次日,發現對方已將自己拉黑了。小張覺得不對頭,立即撥通好友電話詢問此事,才發現,原來前一天好友的QQ被人盜了,那個借錢的人是個“冒牌貨”。立馬報了警。

警惕:“在吗,能借我点钱吗?”——这种套路千万别信!「平安警务室」

真實情景

你看明白了嗎?

看明白了

那遇到好友尋求幫助怎麼辦呢?

No.1保持冷靜

看到朋友需要幫助,一定避免一股腦熱血,二話不說給予幫助。理性分析,借錢的原因和邏輯,找尋對話漏洞。去醫院誰會不帶錢?既然可以微信轉賬,為什麼支付寶不行?沒錢了為什麼不第一時間找父母呢?

No.2反覆確認

朋友借錢?當面借。

老友借錢?打電話。

難以辨認?視頻一下。

No.3信息保密

為什麼有些人的賬號反覆被盜?

一方面是不法分子無視法律,鑽空子。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個人信息保密工作不到位。就要做到信息安全,要做到QQ、微博、微信、淘寶、支付寶等各種賬號密碼有所區分,否則數據撞庫,知其一便盜其所有。避免賬號密碼過於簡單。更重要的是做到不隨意告知個人信息,不隨意掃碼,不隨意註冊賬號。不隨意連接陌生wifi;避免賬號密碼過於簡單。

警惕:“在吗,能借我点钱吗?”——这种套路千万别信!「平安警务室」

那麼

社交賬號被盜了,一定要儘快找回。

要及時通過其他渠道通知到朋友。

避免好友被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