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2018年9月25日是魯迅先生誕辰137週年,僅以拙文《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來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37週年。

國人對魯迅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認知,幾乎全部源自於魯迅的散文《藤野先生》,那麼,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一起再去認識一下他吧。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藤野嚴九郎

藤野先生的日本名字叫藤野嚴九郎(1874—1945),是日本福井縣人,福井縣位於日本本州島靠日本海一側,日本的“縣”與中國的“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日本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日本目前設有43個縣。

1874年7月11日,藤野嚴九郎出生於福井縣蘆原市一個醫學世家,到他具備行醫資格時,已經是其家族第六代了,但其童年卻遭遇人生之大不幸,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是由兄長撫養長大的。

藤野在讀小學的時候,跟他的老師野坂先生學過一點漢語,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很尊敬中國人的先賢,這也是他後來在“仙台醫專”能夠善待魯迅的基礎,藤野的中學是在福井學校度過的。

1892年4月,18歲藤野考入位於名古屋的“愛知醫學校”,在這所中等醫學校讀了四年醫學專業,並於1896年10月畢業後被留校,擔任解剖學教師奈良坂先生的醫學助手。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教室

1897年5月,藤野取得了“醫生開業證明書”,也就是說藤野取得了行醫資格,可以獨立給病人看病了,同年暑期,藤野前往“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進修,主修解剖學專業一年。

1901年10月,藤野從“愛知醫學校”應聘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擔任解剖學講師,由中等醫學校教師升格至專科學校的講師,實現了他職業生涯上的一個跨越。

仙台也位於本州島,距離東京30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而“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是一所培養醫學生的專科學校,學制在4—5年之間,因為醫學院校的學制都比較長。

藤野嚴九郎講師與敷波重次郎教授共同承擔一年級的解剖學理論課,同時還擔任二年級的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學課程。

敷波重次郎教授和藤野嚴九郎講師還擔任一年級的正副班主任,對一年級學生進行全面管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出勤情況及考試成績的統計等等。

魯迅是1904年9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而且是這所學校唯一的中國留學生,正如他自己在《藤野先生》中所述:“仙台是一個市鎮,並不大,冬天冷得厲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魯迅剪掉辮子後的第一張照片

魯迅之所以選擇“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就讀,應該是他自己主動的選擇,其動機和目的並不十分清楚,也許是因為仙台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學校不入流,入校比較容易的緣故吧。

魯迅二弟周作人曾在其所著《魯迅的青年時代》中記述:“但是他卻特地去挑選了遠在日本東北的仙台醫專,……,還沒有留學生入學,這是他看中了那裡的唯一理由。”

魯迅是1902年3月赴日留學的,到他入讀“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時,已經在日本留學兩年半了,期間主要是在弘文學院普通科江南班補習日語。

魯迅成為“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正式註冊學生時剛滿23歲,而藤野嚴九郎則剛過而立之年,藤野僅比魯迅年長7歲,這種年齡上不是很大的差距,很快使他們成為亦師亦友的朋友,況且藤野先生還略懂一點漢語。

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學業進行了一半,就中途自己選擇退學,時間是1906年6月底,從入學到退學離校還不滿兩年的時間。

魯迅在離開仙台前,曾前往藤野嚴九郎在空堀町的家中與之告別,藤野先生贈送給魯迅一張照片,背面題寫了:“謹呈周君 惜別 藤野 。”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藤野先生送給魯迅的照片

至於魯迅為何放棄了醫學學業,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觀看了“日俄戰爭教育片”而受到刺激,因而決定棄醫從文;另一種就是對醫學專業不感興趣,因為魯迅的成績單曾被披露,其主要科目大都在60分及格線上下,班級成績排名也僅處於中游;我認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仙台醫專”中有不少歧視魯迅的人,這讓魯迅感到極度的壓抑,甚至是羞辱,這種精神上的難堪,促使他逃離了仙台。

如果魯迅的成績單是從日本東北大學原“仙台醫專”檔案中流出的話,說明魯迅的醫學專業成績並不是很優秀,但無論是上述哪種說法,魯迅從此棄醫從文卻是事實。

藤野嚴九郎在魯迅逝世一年之後,也曾撰寫過一篇回憶性散文《謹憶周樹人君》,現摘錄幾句在此:“周君上課時雖然認真地記筆記,可是從他入學時還不能充分地聽、說日語的情況來看,學習上大概很吃力。”“在我的記憶中周君不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從藤野嚴九郎的文章中可以佐證魯迅為何選擇中途退學了。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魯迅在“礦路學堂”的畢業證

魯迅從“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一等第三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官費留學,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退學的肄業生,期間經歷怎樣的心路歷程,我們不得而知,還希望魯迅研究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魯迅沒有從“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取得畢業文憑,也就無法取得行醫資格,因此也就不能以醫生為職業養家餬口,“棄醫從文”似乎也是為生活所迫。

“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於1912年被併入東北帝國大學,成為東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所有的校舍、教職員和學生都未做調整,因為東北帝國大學就在仙台。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辦公室

東北帝國大學於1915年將醫學部升格為醫科大學,藤野嚴九郎因學歷達不到醫科大學的聘任條件和要求,於同年6月底提出“請求免職”,學校將其降為臨時講師,當年8月9日又被解除講師職務。

剛過不惑之年的藤野嚴九郎失業了,為生活所迫,藤野開始四處聯繫找工作,最終被東京三井公司所屬的一家慈善醫院聘用,做一些與耳鼻喉方面的有關工作。

藤野嚴九郎在東京工作了四年,最終還是於1919年回到故鄉福井縣開設了一家個體診所謀生,而藤野嚴九郎在東京工作期間,也沒有與魯迅產生交集的可能,因為魯迅是1909年8月回國的。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魯迅回國後在杭州留影

魯迅在日本遊學七年,並沒有取得任何學校的畢業文憑,但這並不是當時留日學生中的個例,而是留日學人群體的普遍現象,當時能夠完成學業並取得學位者才是少數。

同樣在日本學醫的郭沫若,從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並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郭沫若也是無心於醫學,之所以堅持拿到醫學文憑,也都是源自於夫人佐藤富子督促的結果,因為佐藤富子需要丈夫有一個靠譜的職業來養家餬口。

藤野嚴九郎從1919年回鄉自主謀業,一直到他逝世為止,期間26載都是在家鄉行醫,他生前已經知道了自己當年的中國學生周樹人,已經是中國的大文豪魯迅了,因此才有了他1937年3月撰寫的《謹憶周樹人君》傳世。

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

藤野先生雕像

1945年8月11日,魯迅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先生在其家鄉出診時猝死,享年71歲,藤野先生與魯迅先生的師生情一度在中日兩國之間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