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上海人越來越喜歡到郊區買房?

為什麼上海人越來越喜歡到郊區買房?

以前上海的郊區是屬於本地人的,後來郊區慢慢發展你能聽到的口音也越來越多而這中間是不少上海的市區人口。在上海市區人口眼裡,去一趟青浦,松江都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的郊區新城你卻越來越能聽到上海市區口音。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推動了這種買房意識的變遷呢?畢竟當年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郊區一間房的購房意識深入人心。

當然任何人口的遷移都是經濟的作用,就好比一百多年前上海開埠,不少江浙人士都湧入上海灘這塊彈丸之地討生活求財一樣。現在的市區人口轉移至郊區甚至是環滬。這背後也恰恰反映了市區越來越擁擠,這生活成本和舒適度下降不無關係。當然要在上海市區住上新房,那沒個千萬是下不來的。試問普通人的收入水平,有幾個能夠真正住上市區商業新樓盤呢?那麼一部分人在市區老破小和郊區新房權衡的時候也就選擇了郊區新城了。

當然除開自主離開的一部分市區人口還有不少是被動遷移。當然了這類被動遷移也是好事情。畢竟老房子被動遷這居住環境可以有很大的改觀。你可以選擇貨幣安置也可以選擇去郊區的動遷基地。這些基地也都是在郊區不錯的新城位置,各類配套和生活設施均較為方便。剛開始不習慣郊區生活的上海人慢慢也就喜歡上了郊區新城的鄉下生活。如果再讓他們回到以前的市區弄堂,反而有點不習慣了。

任何人口的遷移除卻經濟因素,交通也是個大考量,尤其當上海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建成,以前上海到郊區鄉下的距離可以說有了很大的縮減。當年可能要花兩三個小時的車距現在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到達而且非常準時。那麼當房地產市場起來的時候,不少上海人買房的視野也就越來越遠,這郊區新城也就成了上海人置業的選擇了,這也就難怪上海周邊的不少樓盤都是上海人去消費的。目前看來上海人不僅會過日子,在房產投資上也是走在全國人民的前面了。

城市在發展,城市的外沿也在擴大,這人口也會因為經濟和板塊建設的力度而進行新的置業選擇。在過去和未來,我們不僅看到更多的上海人走出國門海外置業,也會看到來郊區新房安居和投資的上海人,不過這背後恰恰是上海人靈活以及變通的精神所在。而這也是上海這座城市的無限魅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