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土地建果園 種養聯動促脫貧——吳起縣田南灣村脫貧發展小記

流轉土地建果園 種養聯動促脫貧——吳起縣田南灣村脫貧發展小記

“我在合作社入股土地20畝,每年租金4000多元,首籤25年承包合同,另外我和妻子在果園打工一年還能收入近兩萬元。”田南灣村貧困戶侯孝軍說。

吳起縣田南灣村地處吳定交界處,地理位置偏遠,人們生產生活條件一直較差。近年來,該村支部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聯合各包扶單位及鎮村工作隊及時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民以出租、互換、轉包等形式有償流轉土地,推動土地資源向蘋果園區集中,同時還配套發展短期產業,探索出“陽山果、川地棚、戶養殖”的產業發展思路,並制定“一村一策”和“一戶一法”發展規劃,形成以山地蘋果、大棚蔬菜、戶型養殖為主的長期產業,以小雜糧種植和勞務輸出為輔的短期增收產業,走出一條土地流轉、種養聯動、綠色發展的致富新路子。

流轉土地建果園 種養聯動促脫貧——吳起縣田南灣村脫貧發展小記

流轉土地,建成千畝示範果園

“在果園打工兩年,每年下來增收一萬多元,還不耽誤幹自家農活,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田南灣村村民侯孝金說。

田南灣村採取“支部+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努力打好“林果牌”,通過招商引資,吳起縣古鎮家庭林場有限責任公司在田南灣村落地生根,村裡23戶村民把538畝(其中貧困戶5戶107畝)集中連片閒置土地流轉承包給該公司用於種植山地蘋果,簽訂承包合同25年,每畝年租金為200元。

吳起縣古鎮家庭林場有限責任公司還帶動田南灣村高崾峴、田西灣、侯砭村民邵廷崗、邵廷永、張志德等27戶種植大戶自建自管蘋果園566畝。目前,田南灣村山地蘋果種植面積達1356畝,初步形成了“抓點、連線、擴面”的千畝山地蘋果產業示範帶。

流轉土地建果園 種養聯動促脫貧——吳起縣田南灣村脫貧發展小記

種養聯動,全村綠色多元發展

“我今年承包種植3座大棚蔬菜,由合作社統一銷售,光這一項產業就能收入2萬餘元。”正在大棚裡採摘青椒的貧困戶田懷斌高興地說。

田南灣村支書邵銀山介紹說,田南灣村現有蔬菜大棚35座,成立了邵灣蔬菜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定價的生產經營模式,大棚蔬菜的品牌規模效應已初步形成。大棚蔬菜主要銷售在定邊、吳起、鐵邊城鎮等地,下一步將繼續擴大大棚蔬菜種植規模,引進最新品種,通過電商等拓寬銷售渠道,帶動輻射更多的農戶從中受益,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在脫貧道路上,田南灣村在發展山地蘋果和大棚蔬菜的同時,採取“支部+養殖大戶+農戶”的養殖聯動模式,逐步將田波(養驢4頭)等困難群眾由產業小戶培養為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以上的致富能手,將邵廷江(養豬25頭)等產業規模戶培養為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的致富標兵,實現“大戶+能手+標兵”的養殖聯動模式,輻射帶動戶型養殖發展,實現扶貧由“輸血”轉向“造血”的快速轉變。

目前,田南灣村在雙鵬千頭豬場、聰貴400只羊場等養殖大戶的帶動下,村上還成立了養殖實訓基地,對農戶進行專業養殖技術培訓,貧困戶侯佔奪、田仲生等先後建起了60平方米標準化養豬場,養豬20多頭,全村共有規模養殖戶26戶。(徐志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