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並不等於是雷,關鍵要看明白這幾點

這些天,很多投友都在群裡反映:某某平臺的公告說要展期了,這家平臺是不是快要雷了?展期,我該怎麼辦?本金還拿得回來嗎?

現在的P2P發展的態勢從暴雷潮到擠兌潮,到逐漸出現“展期潮”,據跟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在這兩週內逾期、展期這兩個問題的平臺就有20家,其中展期為7家,逾期了13家。

在投資者對行業的信心不足,紛紛要求提現,P2P行業資金不斷流出的背景下,相對於平臺控制人直接捲款跑路,“展期”也是平臺希望正常繼續運營的無奈之舉。

展期並不等於是雷,關鍵要看明白這幾點

我們一起來細細分析一下,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一、分清“展期”和“逾期”

首先,我們要分清展期和逾期的區別,不要傻傻分不清,驚慌地自己嚇自己。

逾期:投資標的在約定的返本付息日,沒有履行還款,本金和利息沒有按時到帳,這些現象就可以稱為逾期。

要分清以下兩種逾期:投資人逾期、借款人逾期。

如果是由於債轉、合規調整等原因導致的對投資人逾期,問題並不嚴重,可以伴隨著行業流動性的緩和得到逐步解決。而如果是借款人逾期,則需要考慮到是部分逾期還是全面逾期,平臺是否有能力尋找第三方啟動代償流程。

展期:簡單來說就是延長了你的投資時間,但是利息會照常付的,顯然這個時候流動性就會因此變差,影響投資者的使用感受。投資時間的變長,投資者肯定不爽,舉個例子:本來的標3個月就到期了,展期後變為12個月了,投資時長一下子增加了3倍,自身資金流動性變差了。當然,每個平臺的情況不同,車賺平臺及個別的先息後本展期標的年化收益從13.5%已增至18%,最多展期3個月。一方面緩解借款人的還款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儘可能保障投資人的資金不受損失。

看完以上分析,想必各位投友們應該明白兩者的區別了。

兩者的關聯其實是:借款人逾期後,平臺可以通過展期度過逾期壓力。逾期期間,投資者延長投資時間和保持著收益。目前平臺進行展期度過壓力為常規操作,只要平臺業務是真實的就不用擔心。車賺平臺專注車貸抵押質押業務,標的真實,投資人在自己的投資賬戶中可實時查看到相關標的信息,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到平臺運營地進行實地考察。

展期並不等於是雷,關鍵要看明白這幾點

二、展期需要注意什麼?

展期得有真實的業務存在才能展期,所以要謹慎平臺的假標和自融現象。真實的P2P要有真實的底層資產——這是P2P平臺的底線。

平臺是否在認真在做平臺,主要看平臺是否有真正、真實的底層資產。有真正、真實底層資產的平臺就算是展期,投友們的錢還是能陸陸續續地回來的,靜心等候就行。若是自融、假標類的平臺,要學著去展期,沒有真實業務匹配,沒有真實的借款人可匹配,展期是不可行。而且,展期極有可能暴露自融,這個時候投友千萬不要客氣,儘快報案,儘量減少損失。

很明顯的反面例子就是銀豆網,之前被爆出銀豆網大批同地址公司組團發標,大量位於安徽及湖南的公司以北京房產作為抵押物疑似造假。銀豆網涉嫌發假標,其資金流向不明確。

三、展期,為什麼說是平臺的無奈之舉。

這兩個月的雷潮、擠兌潮後,清盤、經偵、跑路等現象比比皆是,已經見怪不怪了。投資者信心不足,提前贖回資金,但是,借款人是按照約定日期還款的,是不會提前還款的。這樣子,一池水流出的多,流進的少,就容易枯竭。平臺就會出現資金流動性枯竭,資金計劃出現問題……

那就是平臺的生存與死亡的問題了,怎麼辦?

運營不下去:跑路或清盤;

運營下去:展期維持平臺的運營;

平臺展期,投資者的使用感受會變差,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平臺展期,你的錢還是在的,平臺的業務是真實的,才有底氣去展期,不然早就失聯或者跑路了。只要本金還在,那就是雷潮後的“不幸中的萬幸”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行業正處在自我淨化的過程,監管越來越明朗,針對性的舉措也不斷推出,各位請靜心等候,這過程中肯定會帶走一些不合規、沒有真實業務的平臺,同時也會留下一些真正做事的優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